比方說一間公司有現金房地產機器設備一共估值1億,欠銀行5000萬,那資產負債表就是:左邊資產一億,右邊負債5000萬+股東權益5000萬=1億,左右相等
不過央行和其它自然人法人相反,“用來買各種債權而發放出去的現金”是放在負債
比方說某國央行資產100兆,都是由各種債券和黃金儲備和外匯存底組成,這是左邊資產;發行貨幣30兆+銀行存款60兆=負債90兆,剩下10兆就是央行的股東(國家)權益
有興趣可以看一下台灣央行資產負債表
所以央行放水時,買進很多債權(左邊資產增加),放出很多現金(右邊負債增加),因此資產負債表總金額增大
縮表就是賣出(或債務人償還)債權(左邊資產減少),收回現金註銷(右邊負債減少),因此資產負債表總金額減小
放水=增加貨幣供給=央行資產負債表擴大
緊縮=收回市場貨幣=央行資產負債表縮減
現在市場通貨膨脹太嚴重、也就是貨幣供給太多、或者利率太低,該怎麼解決呢?
買賣國債就是其中一種快速控制手法,就對市場放出錢/收回錢
所以聯準會FED喊要提早停止買回國債/提早升息,各位想想看,如果你信用卡的利息含手續費 爆高或爆低,你用這張卡的消費能不受影響嗎?
就是一個 貨幣供給數量影響利率,而利率高低又影響信用不動產股票外匯 的概念
縮表是中國用語,手法是逆回購
這幾年中國逆回購數量可嚴重了,也就是至少3~5年前經就已經走下坡....
那些說什麼美國印鈔的....其實跟中國印鈔數量比起來簡直小巫見大巫.......
共諜向來用印鈔票印美金QE一堆說哄帶騙的名詞,想誤導全世界萬惡的美帝,投資人應該小心,光是一個恆大作假這麼多年財報、徹底敗壞香港金融監管、帶頭做假信用評等.....,就知道那個地方說法完全不能信。
Spiderman go wrote:
縮減資產負債表(縮表),把債券賣出去,錢收回來。
這是硬著陸,上世紀常用的大絕招。這世紀幾乎都用軟著陸,就是債券到期不續購。葉倫用這招花幾年縮表收回7千億美元,持續不斷的縮表,挽回全球對美元的信任。敗家(敗國?)的川普和鮑爾,為了華爾街資本家的利益,停止升息縮表,甚至開始降息和無限量QE,用光美國所有的貨幣工具!繼任總統拜登的心情,大概跟苗栗縣長徐耀昌上任時一樣痛苦吧。
回到主題。由於縮表時期被中斷延誤,甚至用無限量QE擴大傷口,讓地球各國對國際美元徹底死心。最關鍵的世界工廠中國.歐盟和俄羅斯各國不斷的去美元化,大量國際美元將不斷的回流美國本土,逼美國必須快速收回QE印出來的7兆美元。所以這次可能不是軟著陸,而是跟你說的一樣的硬著陸大絕招,不止債券到期不續購,甚至提早處份債券,用最快的速度縮表!不然以後美國的通膨數據會很難看,高物價會讓美國不斷的政黨輪替。
對了,如果聯準會用處分債券的大絕招縮表硬著陸,台灣和全球刺破房市泡沫也會變成硬著陸。
2019/12/9
歐洲「去美元化」的突破
法德英三國落實歐洲自己的貿易支付方式——「INSTEX結算機制」,並歡迎比利時、丹麥、芬蘭、挪威、荷蘭和瑞典加入。這是歐洲抗衡美國、啟動去美元化時代的開始。
2021-12-17
美國自作自受!俄羅斯“去美元化”,剩下不到40億美元美債
10-06-2021
中國俄羅斯歐盟都在“去美元化”!印度人有些着急了
2022/01/08
小摩、花旗估Fed 3月進入升息階段 第三季將啟動縮表
市場經濟學家也認為縮表之日已近,德銀、巴克萊預估 Fed 將在第三季啟動縮表,花旗則預測 7 月將實施。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99161
2015-07-11
苗栗縣政府財政困窘,連員工薪水都發不出來,縣長徐耀昌颱風天北上向行政院長毛治國求援未果,受訪時抱怨「前朝玩得太過份」
絕不挺他們 侯友宜 立委候選人張智倫 議員陳錦錠 里長黃湘雲 里長許泰銘 黃復興殖民黨 商會望族惡霸
DIY LOVE wrote:
這是硬著陸,上世(恕刪)
金融市場由上世紀發展到現在已經多出很多方法了,而且貨幣在本質上也與當時有著很大的不同。
這百年來科技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東西的生產成本大幅下降,例如石油、礦業的開採成本,運輸方式,農業技術提升等等。我覺得這才是數十年來很少通膨的主要原因。這期間的人類不是沒有成長的。
這次QE是印很多錢沒錯,但這10多年來隨著經濟的多元發展及成長,市場上所需要的貨幣自然也就越來越多,只是目前跟不上印錢速度才導致通膨。所以美國會縮表沒錯,但要fed縮到剩一半甚至零,個人覺得這就想太多了。
最後個人認為,如果美國政府會選擇硬著陸,那2020/03根本就不需要QE。如果你覺得這是川普的問題,那拜登一上任也可以立刻停止QE才對。怎麼會等賠上美元的信用之後,才又讓市場硬著陸呢?這不就兩面不討好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