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房子跌不跌,我的觀察。

所以以前沒60歲的人嗎?

哈哈哈

房子會漲是有人買

房子會跌是沒人買

這是我觀察

非洲一分鐘過六十秒
感謝民進黨 低薪 = 省好多人事費 高物價 = 成本沒變 , 賺超多 高房價 = 賣一戶賺幾百
房子不斷有繼承釋出早是現在進行式

但年輕人口味跟老人不同的

你要他住爬樓梯老公寓?地段好沒問題

要是二線城市重劃區旁的老公寓你確定他想住,然後呢?有能力一點的賣掉補價差
再去買更好的地段,或是新成屋。

這時地段不好,無捷運跟公共建設支撐
的舊公寓,就開始多殺多了…..
我的觀察,
全世界的政策都是通膨政策,跌一漲二是趨勢,
今年跌了明年兩倍漲回來,所以頂多三年就賺了,
少子化只是房價其中一個影響,但最終還是敵不過通膨~
所以又要再等10年?
Requiem for a DREAM wrote:
所以以前沒60歲的人(恕刪)

目前的60歲是5年級生,每年出生人口數是40幾萬,是台灣最多出生人口的年代。
代表著這批人去世,每年是3-40萬的人口消失。空屋的釋出,會是目前的2倍以上。但這是10多年後的事。
john0002 wrote:
我用60歲的人為分界...(恕刪)

我的觀察是這樣
少子化後房子沒有人買
接下來就會直奔一折
etjan64 wrote:
房子不斷有繼承釋出早...(恕刪)
認同
john0002 wrote:
我用60歲的人為分界。
60歲這年代,是務實且孝順。大多數跟8-90歲父母同住。所以8-90歲的人去世,只是空出一間房間而已。
60歲的子女3-40歲追求自由,大多想搬出去住。所以也是房市購買的主力。
這時60歲的夫妻就自己住,子女住外面。
但10年過後,這批60歲慢慢老了,死亡人數慢慢增加,這時空屋就越來越多。房價也會鬆動。
以上觀察。(恕刪)


你的故事不就是60歲的人,因為孝順所以一直都跟父母住,其父母死後也繼承到唯一的一間房,然後偏偏60歲的子女為了自由為外出去買各自的房,成家立業,然後60歲的人死了,這唯一的房子沒人住,結論=空屋變多,房價會跌,我到底看到什麼邏輯!?

如果這間房在60歲這傢伙死去了,一直都沒價值和相對處理,表示在間房在鄉下、偏鄉、蛋殼區,這種空屋並不會影響大家口中的「房價」。

而且這類空屋一直都存在過去和現在!是要討論尛?
您放心好了, 建商跟房仲會將老房做M型化切割, 使得新房/預售屋貴得要死, 老房卻沒人要...
就算少子化 除非是戰爭爆發
蛋黃區房價只會上升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