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就是沒地上權的建物,可能還多數是違建。
非常複雜,就算地主要收回整合,也相當不容易。
所以為了開發,該區有很多房子是無償交換或分配來的。不是用錢買賣的。
就當時的現況,多數蓋成小套房,又沒管委會。種下了後來難以管理的前因。
現在雖名為50年,但就算50年到了,也回到當年一般,沒那麼容易處理。除非又有新的交換。
H3300 wrote:
魯蛇見獵心喜了...
可是你仔細看文章標題
有沒想過魯蛇最喜歡
呵呵,你應該沒仔細看新聞吧?
跳樓死的呢?都是原因有待調查,很少跟經濟劃上等號,然後不了了之
但最近舊大樓出問題的新聞非常之多,而且報非常的久
前幾天天母大樓拉皮掉下灰塵,還好不是物品,不然可能又死人了
現在新聞除了報一直創新高價以為,就是報老舊房子怎麼樣。你自己注意一下
品牌創造價值,創造一堆方法,但當創造不出來了,攻擊同業就是最好的辦法
昨天也悟出一個道理,老舊大樓,你再怎麼裝潢,電線重拉,其他住戶不重拉風險一樣存在
有些人說通膨,成本多少?其實這些就是創造出來的,城中城不存在通膨情況嗎?落魄了就是落魄了,並不會因為通膨,成本而漲價
成本的問題,現在大陸一堆,無論是房子,產品賠本也要換現金。別再說那是大陸?連國家的網頁現在都”可能”外包給大陸,前幾天新聞一直報,現在網路無國界,一堆台灣接單轉去大陸。台灣報價4000,大陸報價就是台幣500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