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CUB81 wrote:台灣房價所得比,居前球全幾名的高,原因有幾:1.政府政策不當。2.民間經常性儲蓄率過高,游資過多又無出路。3.人口過多。 1. 炒房的根本就是官商勾結謀取暴利 .2. L型化社會 , 財富集中於少數人 , 大多數勞工都是月光族 , 薪水只能支付生活所需 .因為富人把錢放在銀行 , 所以要炒房 ? 死的是誰 ? 沒錢可以存款的普通勞工 !歐美富國的做法 , 是提高富人稅 , 把富人放在銀行的閒錢拿來做國家建設 , 使國家國力總值倍增 .愚蠢的作法 , 拿銀行存款去炒房 , 連考上的公務員繳30年房貸都買不起房 ! 連優秀的公務員都不敢結婚生子 , 然後大量引進外勞 , 以劣幣逐良幣 , 台灣國力嚴重衰退 ! 台積電員工有多少人是公教後代 ? 有多少新住民之子 ? 然後科技大廠老闆又要抱怨台灣人才少 ? 誰造成的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56&t=6325982&p=6#81133832科技廠的工程師是消耗品 !工程師的肝操到爆,就得去找新鮮的肝來補充!問題是,現在素質優秀的公教都買不起房不敢生!無知的新住民拼命生,20年後,台積電在台灣幾乎找不到人才工程師!台灣經濟會發生什麼慘事?中國2千多年歷史 , 都是資源過度集中於少數官商貴族 , 導致國力衰弱 , 然後發生內亂或外患而亡國 !3.台灣本來就有人口控制 , 避免人口太多產生社會問題 . 政府從民國85年開始停止人口控制,轉而鼓勵生育,從民國95年開始哄抬房價,到現在民國110年房價漲3倍以上,正好收割當年政府鼓勵生育而出生的孩子。送給他們低薪過勞高房價的人間煉獄 , 還引進一堆外勞 , 讓台勞的待遇不斷變差 . 真是德政啊 ! 我覺得小朋友們真得很無辜 .早期因人口太多(民50~70,人口增加率超過千分之十七),故當時衛生局喊出「兩個孩子恰恰好,一個孩子不嫌少」的口號;民85年後,發覺人口下降,故提倡「兩個孩子恰恰好,三個孩子不嫌多」。https://blog.xuite.net/werty6335/wretch/116858241人口密度高 , 房價就會高嗎 ? 錯了 ,錯得離譜 !孟加拉和巴林 , 人口密度台灣多1~2倍 , 房價所得比卻只有台灣的20~40% !孟加拉 人口密度 1034 , 房價所得比 12.33 , 和日本差不多了.巴林 人口密度 1646 , 房價所得比 5.7 , 和美國北歐那些富國差不多了.台灣 只有人口密度 648 , 房價所得比 28.9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BA%E5%8F%A3%E5%AF%86%E5%BA%A6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84%E5%9B%BD%E6%88%BF%E4%BB%B7%E6%94%B6%E5%85%A5%E6%AF%94%E5%88%97%E8%A1%A8
194319431943 wrote:孟加拉和巴林 , 人口密度台灣多1~2倍 , 房價所得比卻只有台灣的20~40% ! 你要花150萬在孟加拉買房還是願花1500萬在台灣買房?房價痛苦指數是因素,人口密度也是因素,生活條件當然也是因素。人口因素只是用來回答原PO只使用房價所得比看房價的合理性之瞎子摸象錯誤。房價高低,因素很複雜...最簡單的,還是三要素: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咦!三個要素都相同,是的!只用一個Location無法形容地點之於房價的重要性!這解釋你的孟加拉疑惑?
台灣經濟分兩筆一個是實體經濟一個是地下經濟,台灣地下經濟規模比例世界之最,堪比實體經濟,如何加入地下經濟所得去算,才是真正的房價所得比看看台灣人均實質購買力佔世界第幾就不難發現了,台灣經濟總量,個人人均所得是政府公告出來的近兩倍其實魯蛇只是活在自己眼中的魯蛇罷了....他們世界只有三個字“買不起” 而對買不起的觀念就是“不公義” 一切都是社會的錯
arrem5104 wrote:其實魯蛇只是活在自己眼中的魯蛇罷了....他們世界只有三個字“買不起” 而對買不起的觀念就是“不公義” 一切都是社會的錯 沒有買不起房的人,只有買不起的地方。目光放遠一點...會發現台灣不是只有台北,成就不是有沒有房,窮富不是有沒有錢!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這本來就是這樣比的。邏輯哪裡有問題? 一個可能的問題是「薪資」中位數,跟「家戶可支配所得」中位數不是一件事(雖然對大多數情況來說是差不多,但對一些人來說不見得是)另一個邏輯有問題的地方是市場參與者的偏好與特性,就好像大家偏好航運股時,航運股就一直漲,但是卻要拿台積電的本益比去衡量航運股的本益比,再去斷言誰便宜誰貴,這就不一定會對,兩種公司與產業型態不同,可能很難簡單就用個本益比比下去。再打比方說,假設我年收入有 300 萬,要買台賓士車並不難,但有高收入不代表我需要買賓士車,也許我買台普通的國產車就夠了;而若台灣人人如我,那賓士車在台灣要嘛就是賣價喊高但路上很少見,要嘛就是降價賣然後路上很常見。但就是有些人就一定要買賓士車,新車買不起就買中古車、買外匯車.... 年收 60 萬的人也天天唸著「好想有台賓士車開喔」,那賓士車就變成「就算我吃泡麵兼差打工我也要拚著買一台」的東西,那競買就會變得激烈,買賓士車的痛苦指數,就是那麼高呀.....像富邦媒這家公司股價?跟華碩這家公司相比,華碩算不算便宜又大碗?(若按本益比看,顯然是差很多)怎麼富邦媒就能那麼貴?
arrem5104 wrote:台灣地下經濟規模比例世界之最,堪比實體經濟,如何加入地下經濟所得去算,才是真正的房價所得比看看台灣人均實質購買力佔世界第幾就不難發現了,台灣經濟總量,個人人均所得是政府公告出來的近兩倍 不要鬧了…台灣實質收入低於歐美日韓,實質購買力卻偏高,那是歸功於台灣東西便宜、低價。這東西都有人做過專欄,還地下經濟勒…要地下經濟會比美國日本韓國高嗎?我是真的覺得這言論很好笑…
看海成花 wrote:[台灣第二貴 新北市 PK 澳洲第一貴 雪梨市] 怎麽不對比雪梨跟竹北呢,竹北房價所得比5倍。同理可證,台灣房價很低!台北房價所得比15倍,新北房價所得比13倍。同理可證,台灣房價很高!很明顯人力結構出問題,餐飲酒店烘焙服裝設計文法商大學生滿街跑,絕大多數人低薪。最近幾位業界大佬呼籲政府重視理工人才培養不夠。你故意忽略真相,當然永遠看不到真相。
cml12345678 wrote:怎麽不對比雪梨跟竹北呢,竹北房價所得比5倍。同理可證,台灣房價很低!台北房價所得比15倍,新北房價所得比13倍。同理可證,台灣房價很高!這是神經錯亂邏輯 這是在混淆視聽吧!台灣房價所得比名列世界前茅,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