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並沒有高漲如果用台北市當標準那根本是錯誤的事情撇除台北市以外的區域房價 基本上高漲是同步於物價把物價漲幅比例回推房價 就會發現房價只是漲一點或者根本是下跌...所以漲價最大問題在於通膨 只是全世界都在印鈔票 似乎比較無感而不動產之所以銀行能用力貸款下去 也就是銀行專家都判斷這東西相對保值
生物的自然平衡機制吧,人口一多就會物競天擇。房價就是最好的節育,少子化並沒有甚麼不好。放假到處人擠人,台灣不缺人,而是應該鼓勵菁英多生。若房價太便宜,可能會造成人口素質下降,過太舒服就會多生。甚至一些跟長輩住的因為房價便宜搬出老宅後,政府是不是要更多長照支出?
新埔DUDU好 wrote:生物的自然平衡機制吧(恕刪) + 1如果有去深入研究台灣政府的住宅政策(國土規劃及都市計劃,龜速、限量興建住屋),應該會同意:高房價的功能,等同蠻荒時代的饑荒、戰爭、溫疫,是一種控制人口增加的機制。反之,台灣要解決高房價的惟一之道,就是人口減少:---》更多人死亡,更少的人出生,同時不該批準太多的人入籍。經過多年努力,慢了日本十幾年,台灣在2020年,總算首次看到成果,總人口減少了四萬,有待繼續努力。
不用找一堆理由,房價會漲說到底就是供需問題,房子不同於一般商品可以大量製造,每間房的位置、環境、面向、格局等等條件通通不一樣,雖然看起來空屋很多,但是搶手的就是有一定數量,就是這些好物件的需求大於供給價格才漲的起來,不然鄉下地方房子便宜為什麼不選? 硬要擠都會區再來嫌房價太高?
我個人看法是隨著未來交通越來越便利,或者居住空間的選擇變多(新建案),普羅大眾可接受的居住的範圍也會越來越大,雖然越接近市中心的房價依然會越來越高,但當然也可以選擇離都市中心稍遠的地方置產,價格也會因應供需法則相對降低,所以交通的建設以及進步我想也或許可以改善一部分居住的問題,以上一點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