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huang801 wrote:
2020年的出生人口,幾乎是1990年出生人口的一半而已,而且死亡人數也超越出生人數。少子化和人口負成長,對於打壓房價有沒有效,或許目前尚無定論。但是,2021年,《年輕人持續不生》,或許也是對有能力者的無言抗議;去年,青壯人口抗議房價居高不下,已經持續搬出台北市!? 網友怎麼看呢??
>> 青壯人口抗議房價居高不下,已經持續搬出台北市!? 網友怎麼看呢??
要怎麼看 ? 我覺得,好,很好,超好的。為什麼呢 ? 因為我這一輩子也沒辦法在台北市弄棟屋,搬進台北市。超忌妒可以有屋搬進台北市的人。多搬一點人出來,或許以後我有機會擠進去。
>> 《年輕人持續不生》,或許也是對有能力者的無言抗議。
少子化,很好啊 ! 台灣人口密度太高,人口減少是好事。如果能因年輕人不生,就能讓台北市的房價降到我能負擔的階段,最好是十年內的屋,那就太好了。真的很期待。
erichuang801 wrote:
今天下午跟四個20~30歲的年輕人聊,都在台北市工作,一個已婚,但只敢生一個;其餘三個都說,既使結婚,也不敢生。
不生是個人的選擇,不管是任何理由。
社會愈進步,每個人平均生產力就會愈高,否則不能稱之為社會愈進步,這樣就不需太多人口。台灣花了數十年家庭計畫,欲控制人口增長,終於有了結果。
依這種比率粗估,多年後的未來總人口會剩一半多,不到3000萬。
台灣去年出生人口16萬多,估計多年後的未來(2080年),台灣總人口也會降到1500萬左右。
據統計日本也是,日本人口負成長已十幾年,2018年人口減少45萬,2019年再減50萬,日本2019年出生人口不到90萬,估計到本世紀末,日本也會從人口高峰一億一千多萬,降到不到六千萬。
東亞這幾個生活競爭,壓力大的國家,不約而同,走向人口負成長。
或許,走向人口負成長,才是衡量是否算是已開發國家的標準指標。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