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些說的太誇張了,甚至說什麼買了會家破人亡什麼的,這些就沒什麼好看的了。
買房本就是大事,除了房屋本身條件,自身財務能否負擔未來還貸款,當然是第一考慮要件。像教這種計算法是有參考性的。
但那種說不如投入股市,例如買台積電,撈一票,比買房好。這種說法根本事後諸葛亮。何況股市本就是大賭場,天下沒有必贏的方法,個人是極不贊同這樣做。
像在下於新竹園區工作,多年前也是有領到不少張公司送的股票。在 2008 金融海嘯以前那 7,8 年,台股的電子股,也是有很瘋狂過的,每股只賺 1,2 元,股價上百元一大堆,還會生股子。本益比高達 6,70以上的,大家都瘋了。
幾年下來公司領的股票,1,2百張的,大家都嘛買進賣出,換股換來換去。當時高價的廣達,華碩都敢買,反正公司送的賭本,帳面值曾高達近 2000萬。起起落落到金融海嘯後,沒賣出落袋為安的都曇花一現。4,5 年前帳面只剩3,4 百萬,只是慶幸是公司送的,不是拿薪資去賭,自己沒發財命。
幸好當時還是有因換屋,於 SARS 疫情後,賣一些股,於前次起漲時,買了一新屋。
現在常後悔,當時為啥不全賣了,多買幾間屋,當包租公,提早退休。千金難買早知道。
個人只是分享一下,買賣股票投資的風險有多高。時間拉長了看,在下那些股市投資,當年如果是用薪資投下去,早就輸到了然一身了。
hoowwei wrote:
我不是對「投資」做出評價,
投資房產必然承擔高風險也會獲得高報酬,大家都知道,
只是對一些首購族或是剛接觸房子的人而言,
聽信過多不實誇張的言論,急著要買房,
而忘了風險的存在,是非常危險的,
況且在買房之前,本來就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把所有的資金投入房產是不明智的,
並且股票跟房產以唯一數量來比較,房產的價位高,風險相對也高。
有在觀望想買房組家庭的人,
真的沒必要害怕未來房價漲翻天,急著買房,
除非頭期款只佔你資金的一部分,
不然把資金都拿去買房,
就等於失去了自由創造財富的機會,
把自己一生都賭在房產上的風險太高,
賭贏了恭喜你下半生風平順遂,
賭輸了但願你下半生谷底翻身⋯
創造財富的方式有很多,
投資房產是一種
若不是反串,這邏輯錯亂到令人舒壓

hoowwei wrote:
我不是對「投資」做出評價,
投資房產必然承擔高風險也會獲得高報酬,大家都知道,
只是對一些首購族或是剛接觸房子的人而言,
聽信過多不實誇張的言論,急著要買房,
而忘了風險的存在,是非常危險的,
況且在買房之前,本來就還有很多功課要做,
把所有的資金投入房產是不明智的,
並且股票跟房產以唯一數量來比較,房產的價位高,風險相對也高。
有在觀望想買房組家庭的人,
真的沒必要害怕未來房價漲翻天,急著買房,
除非頭期款只佔你資金的一部分,
不然把資金都拿去買房,
就等於失去了自由創造財富的機會,
把自己一生都賭在房產上的風險太高,
賭贏了恭喜你下半生風平順遂,
賭輸了但願你下半生谷底翻身⋯
創造財富的方式有很多,
投資房產是一種,
但不適用於第一次想買房或資金不足的人,
再說一次,把資金都投入房產,只會綁死自己的財富,
別人說「房產賺個幾百萬幾千萬」,
別人承擔的了高風險,你能嗎?
況且檯面上大家都報喜不報憂,
誰會把自己虧錢的事情說出來,
Sway只是提醒這些觀眾該注意的事情而已,
但某些族群總是酸溜溜好像被針對一樣,
賺錢要回饋社會,不要誤導一般大眾,好嗎?
而且你怎麼會覺得我沒房好住啊!?我懂的控管財務好咩,把資金運用的很安心,住的也很安心,謝謝
這真的是亂七八糟的邏輯!
跟SWAY的邏輯一樣!
買房自住變成高風險了?
我不懂這是怎樣想的?
買房=買車=買手機=買電視=買衣服=吃大餐=消費行為
一種消費行為就是衡量自己收支狀況所決定消費金額的多寡,何來風險之説?
白話文叫做「有錢就買、沒錢就看人家買,買東西還有風險?」
投資行為才有風險!
如果是買房收租或賺價差,
就有凶宅、跌價的風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