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為了讓房子看起來氣派豪華
很多工夫都下在建物外觀跟公設上,即是違法二次施工也在所不惜
看廣告就知道影片跟照片的取景絕大多數都在外觀跟公設(花園泳池健身房)使用
很多人買房看到這些美輪美奐的設施還有銷售畫出的未來美好藍圖深受吸引
卻完全沒有意識到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
就拿飯店式管理來舉例
這幾乎都是每個豪宅建案必定要有的項目之一
建商狂打廣告讓你住在家裡就可以享受如同住飯店一樣的服務
但這項服務建商有付出到什麼成本嗎?完全沒有
所有的服務人力服務項目甚至支出費用都跟建商無關
要什麼服務你們自己找...費用社區自行支付...
每當看到建商廣告主打飯店式管理時就會覺得好笑
但很多買家幾乎沒有思考到這部分
似乎只覺得只要買了,自然就會享有建商所說的服務
也沒想到羊毛出在羊身上
更不會去計算全社區究竟要支付多少管理費才能實現維持建商所規畫的生活藍圖
所以當大家入住管委會接手後自然就要開始面對現實了
如果管理費的收入夠一切都好說
收入不足那也就只能開源節流
管委會唯一能做的開源有就只有提案增加管理費(需經區分所有權人大會同意)
增加管理費要住戶多拿錢出來這難度之高,相信應該不難想像
所以最後的手段就剩節流
原本一年12個月都可以使用的泳池縮短為夏季才開放
健身房KTV泳池這些熱門設施改為用點數管控
諸如此類藉由降低使用率減少電費開銷及維護成本
說真的管委會也是不得已
但就是社區沒錢啊,有錢讓大家爽爽用管委會何樂不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