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以理解他們主打的是為買方守護血汗錢的決心,
但是這影片處理的似乎過於粗糙,
買賣這種事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尤其是房屋買賣,
又不是在便利商店買瓶飲料有個公定價,
房屋並沒有這樣的公定價存在,
實價登錄只能視為買房成交價過程的紀錄,
就算可以直接揭露門牌資訊,
若硬要將這視為同一間房子的定價,
老實說有點牽強了。
每個房子都是各自獨立、無替代性的,
如果你今天看到A房子超級喜歡,
最後沒買到,
但能找到一個B房子來完完全全替代A房子在你心中的地位嗎?
答案是不行的,
就像找男/女朋友或結婚對象一樣,
第1名的雖然交不到找了第2名,
但第2名永遠都不會是第1名,
這就是為何某些地區的房價會漲上去的原因,
畢竟僧多粥少,
那就只能用競價的方式決定買家是誰,
既然是競價,
價格自然會疊疊升高,
那自己心中就要有把尺,
到哪裡就該停住,
而不是一直追高,
雖然買到了,
事後卻說人家無良賣這麼貴。
那我也想反問這家房仲,
你們把屋主的利益置於何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