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請教大廈型自地自建的可行性

pondahai wrote:
我是樓主也是文中大樓(恕刪)


自力都更,每坪花15萬,如果每戶50坪,加車位只要不到1000萬,
不用跟建商(奸商)糾纏。
土地拿去土融,再找一家營造廠帶資興建分房子,如果能夠採用危老方式辦理,原始屋主應該可以不出錢。
台灣的居住環境 (公寓/大樓/透天) 有太多的腦人問題。敝人是選擇購地自建,至少跟鄰居有段距離,停車/休閒的空間使用上不會有糾紛 !
jicharlin wrote:
台灣的居住環境 (公(恕刪)


我的標題讓人誤會了,應該改成「舊大樓都更改建可行性」
補充一點

樓主的大樓雖然已經3X年,可是同樣的時間蓋的大樓,比如我上班的地方,或者隔壁5X年的房子全都比我住的大樓還要堅固,根本沒有混凝土脫落,鋼筋外露的問題,甚至連漏水也沒有,可是我家現在不只鋼筋外露,外牆漏水,梯間也大修過,梯間與住家的天花板都會大面積混凝土剝落,可是他氯離子就是沒超標,不是海砂屋。
感覺都更的法規獎勵什麼的,都是給三四樓沒電梯的房子用的,我們這種真的邊緣人。
Wasabia wrote:
土地拿去土融,再找一(恕刪)


危老需要百分百,我現在正在努力找到剩下一成多的所有權人溝通。
pondahai wrote:
我的標題讓人誤會了,應該改成「舊大樓都更改建可行性」

舊大樓都更改建當然可行,而且有案例可供參考
登卡普 wrote:
舊大樓都更改建當然可(恕刪)


這就牽扯地段了,這些案例我也有收集到,另外也有像一品大樓也是,不過這些屬於「地段戰勝一切」型。

比較像我們的,我目前認為是臥龍街海砂屋,可我們就不是海砂屋~
pondahai wrote:
這就牽扯地段了,這些案例我也有收集到,另外也有像一品大樓也是,不過地段戰勝一切。

比較像我們的,我目前認為是臥龍街海砂屋,可我們就不是海砂屋~

都更的重點面積要夠大,講白了一般小型的沒什麼搞頭,因為面積夠大才拿的到獎勵,而要

拿到獎勵的基本條件,就是要退縮以及臨路,越多面臨路就越多獎勵!所以腹地不夠大,一

退縮土地就玩完沒嚕!連地下室的車道都下不去,變成機械式價值就大打折扣。

請先略估一下 → 臨路退縮4米、鄰地界退縮2米,符合條件後還能蓋起來再來考慮。

pondahai wrote:
因此雖然住戶大會通過超過八成願意都更

但如何分配比例 願意花多少錢都更 都更期間住哪費用誰出
這些一攤 住戶的凝聚力要相當強
考慮安全最快 賣房換屋

就算沒電梯 雙併4~5樓公寓 也很難談成都更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