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北市商圈逃命潮+歐洲GDP跌12%,真慘。

yoyo0719 wrote:
看一則壞新聞就以偏蓋...(恕刪)

電商時代,很多東西點一點就來,還比較便宜

實體商圈也只剩下展示作用跟衝動購買作用,不然就是無法取代的功能,比如特別的餐飲業或者電影院才有市場

且,台灣已經漸漸沒有秋天了,去年是熱到11月後才冷,

也就是說“冷氣“才是王道,講白點,逛街當然要找有冷氣的賣場慢慢逛,走累了去吃美食街

看到喜歡的東西拍下來或者馬上手機找看看比價看看

實在不需要頂著熱氣走在路上逛街

世道不好,總得省點錢XD
kaiend wrote:
如果這些商店地主沒有把商店拿去抵押的話才成立XD

就我知道的,多得是把商圈店面再抵押出去,拿錢再去炒樓

所以商圈租金不能跌,跌了就傷到商店鑑價,進而造成商圈價格降低

然後自己就得跑路啦XD

話說回來,沒有轉移不了的商圈,比如一廣,從鼎盛到衰敗兩年半而已

看了就爽XD

那也只是在你的假設如果之下才能成立,所以在這種如果之下的屋主,就是資金不足的

窮人,只不過是開槓桿的炒房客而已,這種脫貧不成被一棒打回原形的很正常。

說穿了這些炒房客跟買不起的魯空,本質上是沒兩樣,一樣想要擠來都會區沾光,但是他們

不甘願當窮人,所以在彼此競爭互相壓榨,最後有人會勝出,而最後的優勝者才能留下來,

其餘的就通通送回老家吃自己。
房市魯套慘
買不起天天上來喊5折的更慘
每一個“如果”

都是一種催化劑

而催化劑並不會百分百造成一個結果

因此不管成立不成立

他都會造成一定的改變,不管是大是小

而當事情被引導到某個方向,突破的極限時
就像很重很重的鐵球一樣,剛開始推,沒有動靜
推到一定程度時,鐵球滾起來可是攔不住的
kaiend wrote:
電商時代,很多東西點(恕刪)


+ 1

你已經明確的點出了狀況及原因。

新建物興建,就有一樓,所以一樓數量持續增加,但店面的需求量是在降低的,未來很多店面將長期閑置。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