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5月房市移轉反應疫情衝擊 六都全面雙位數衰退

越哈買房的人越愛唱衰房市,為什麼要拿六都評比?都會區不是炒房客加價賣嗎?

因為六都的房子最宜居尤其是雙北市,這是住在偏鄉心中最軟的那一塊。

所以大家都熱愛炒房,有炒過的房子才有人愛住,偏鄉就是沒炒房才會廢校又廢村。
房市移轉應該可分幾類:

1.預售屋完工交屋登記。

2.繼承與贈與過戶。

3.成屋買賣交易過戶.

4.還有嗎?

其中:

1.今年交屋的預售屋應都是在今年之前就已締約。

2.繼承與增與,主要是繼承,這應該算是蠻穩定的成長,老婆家鄉鄰居,五戶人家中,在半年內,就有三戶86歲~91歲老人死亡。(台灣地區死亡人數,未來會緩緩增加,未來將從目前每年17萬逐漸增加至3x萬)

所以,真正減少最多的,應該是第三類成屋買賣交易過戶,也就是說疫情確實明顯降低了台灣房市正常交易量。

未來發展,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少子化 wrote:
疫情不知會死多少人,(恕刪)


建商:這都跟我無關,我只要提供政治現金,房價就會噴井
投資客:這也跟我無關,賣不出去加價賣!讓你們背房貸一輩子
資本主義就是這樣,底下例子供參考 :
有個親戚他們家族就在淡水買三戶微笑莊園,自住兼渡假,反正市區也有房,也有辦公室租人。對岸也有商場租人,50年的約;每年笑領500萬RMB。
jasterlee wrote:
你們這招無法說服傻子...(恕刪)

月底的資料都不是官方的,已經不是第一次產生錯誤了
目前接觸的到製造業普遍反應七月訂單的能見度相當的差
卡個位置,八月再來看看
MICHAELCUB81 wrote:
所以,真正減少最多的,應該是第三類成屋買賣交易過戶,也就是說疫情確實明顯降低了台灣房市正常交易量。


沒錯,而且不要忘了,
"1.預售屋完工交屋登記。",從2016-7年起,每年是越來越多的,
所以減少,3成屋買賣的部分,中古屋的成交,其實是更減少更多的。

但房仲網都說5月成交多快2成,就靜待6月的轉移棟數呵,看看前半年的交易量。
買房子又不是買便當,說換就換!!
kixx39 wrote:
沒錯,而且不要忘了,...(恕刪)

預售屋完工交屋登記,若是預售時到交屋都還沒賣出,這樣的數字會計算嗎?
全球經濟,都衰退成這樣,台灣算疫情較輕些,待疫情稍退的V型反轉,怎也不會優先輪到房市!!
首先,應要先要有人要有工作,賺得到錢,且吃得飽,才是真的優先。
現在,這種高房價結構,在民生的選項,已敬陪末座,這趨勢很明顯。
未來,買不起的會更買不起,賣不掉的只會更多,金流會漫漫的流~~~~~
同樣社宅會越來越多,建商繼續蓋著賣不出去房子,空餘屋居高不下
惡循環已開始,資產重分配,以不可不防。


少子化 wrote:
預售屋完工交屋登記,(恕刪)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