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法也對也不對,對的是少子化不可逆,還是現在進行式。
錯的是,大家都把房產想像太單一化了。
台北市房產除了自住,也算金融商品,抵押品。
經濟再怎麼差,北市還是首都,萬商雲集。
所以自住外,房產還可衍生變化出更多可能
先不說合不合法,出租套房,日租公寓,地目許可的話,還可成地公司行號
工作室 餐廳.........只要有人有商機的地方,這種演化就會不斷下去
所以不要老是把房子想像成單一功能,就是自住!

真的不要求只是自住的話可以不用買房,膠囊旅館或網咖一路住到90歲走人都可以。
球給志傑012 wrote:
用房價所得比根本就不準,台灣地狹人稠,人口密度在全世界排在前面的,拿別的國家的房價所得比來做比較,意義不大...(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