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wjj wrote:以前都以為看實價登錄...(恕刪) 實價打八折去買?做夢吧!實價登錄有灌水,但95%以上,灌水灌不超過10%,特別是中古屋更難灌水,因為中古屋的賣方多是個人,不是建商,沒太多管道能灌水,更重要的是「灌水必須買賣雙方都有利益」才會去灌水,很明顯的灌水對賣方不利,為何要配合你去灌水?所以~講話要憑良心,畫虎畫蘭不會讓你變有錢
delenatii wrote:不一樣喔~內線交易是...(恕刪) 法令不就是規定要老實登錄嗎,如果不需要老實去登錄那又何須建立實價登錄地政三法?有需要出現實價登錄這個平台?反正就都是自由市場為什麼全台灣金融業要受限於金管會監理,地下錢莊正大光明直接在市場營運不就好了,與地下錢莊交易的不都是雙方都有得利,各其所需,為什麼搞得像犯法依樣有錢大家一起賺,大家發大財
實價登錄造假已經是多年前的故事了,老魯以前也提過 這一、二年這種劣跡已經減少很多了 前年成交量已經見底,近二年緩步爬升中 量先價行,除了上一波過度炒作的區域,如新莊、林口、中壢....之外,其他很多區域已經谷底翻揚了,有剛性需求者應特別注意
中古屋實價登錄個人覺得滿準的,要整區域的中古屋都灌水 ,很難很難!!新成屋,預售屋比較有機會灌水,因為建商手上有大批的籌碼,可以左手賣右手作價,可是大家又不是傻子,灌水太離譜的偏離行情太多,通常就賣得很差,這種例子看很多了吧!還有建商賣不掉整棟被法拍的呢!!
假登錄主要是針對賣方是在實價登錄之前取得的才沒差,為了讓買賣成交,是很有可能賣方願意配合的,這也算是過渡期,等實價登錄實施之前取得的賣方都賣光了,就會比較沒這問題。買賣價金不實除了觸犯刑法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外,如果還拿這去貸款,就變成詐欺取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