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高房價之人口提早負成長的縣市

tany3472 wrote:


投資房地產,
最...(恕刪)

工作..通勤的時間.距離來算的話....

往汐止.南港.很近也很快....
冬天雨多...比較辛苦一點.

房價已經到頭了...也是事實....
基隆等於新北的蛋殼區...
跟蛋黃蛋白比較效應之下....
非常容易推算價格波段...
基隆中古屋....本來就便宜到掉渣...
一間自住..兩間出租...
有什麼逃的必要?

如果是新成屋...那就有需要考慮逃不逃...
明年交屋狂潮...之後...建商的清倉拍賣...
能清掉庫存..才是勝利者...
基隆新成餘屋量不多...
比起新市鎮...九牛一毛..
不需太緊張...
tany3472 wrote:
9/13 19:59...(恕刪)

卡位
mask0704 wrote:
非常好...你找到重...(恕刪)


真的,一堆人搞得好像養小孩不用錢似的
之前就有人分析過了,現在生小孩跟買房只能擇一
那不生小孩的,其實現在主流2房跟大套房是嗆手貨就知道未來走勢了

以前會生6-8甚至更多
怎麼不算算當年醫療差的時代,很多小孩早死
mask0704 wrote:
非常好...你找到重...(恕刪)

其實這是目前大家所想的方向。
小孩沒有勞力輸出的必要性,那社會或國家應該要多給予資源,
讓已婚者認為投資小孩是對“自已”的人生有實質上利益的。
理論上這也是對的,但實際上很難,也不太可能。
除了像中東天然資源高(開外掛),小孩國家養到大。
我們這種天然資源低,要這樣作,就只是債留子孫罷了。
高文明社會要滿足人民的食衣住行之外,而是要多分享有小孩時情感的提昇有多重要。
(上一句很難描述,因為很抽象。)
大家都會算養一個小孩要花多少錢,又有多辛苦。
但我只能說,就算給我500~8000萬,我也不會放棄自已的小孩。
人生的定義是什麼?真的賺了一堆的錢,留下一堆數字就滿足??

有了小孩才能讓自已的人生有不同的體驗。
tea_king wrote:
其實這是目前大家所想...(恕刪)


養不養的起才是問題吧...
人一生中能賺多少個500萬?
是不吃不喝嗎?
Bazooke wrote:


真的,一堆人搞得...(恕刪)

長照2.0都出來了...
長照是無底洞...
人口老化.這批過世.下一批又來了...
一批接著一批....之後都進棺材...

偏偏..沒有安樂死...
別的不說...光是創世每年花掉多少社會資源?

幼照...頂多就是18年養到高中畢業...
之後可以幫這個國家創造一個40年的勞力...
一個嬰兒.要養到18歲...每個月最低平均成本15000
這是鄉下成本唷...
都市更貴...

0-6歲最花錢.不是奶粉.是保姆...奶粉尿布+人力成本攤提...3萬/月...

6-12歲最便宜..加上課後輔導之類的...至少1-2萬/月

12-18歲又變貴了.開始買各種消費產品.要獨立房間
以及補習班.零用錢.伙食費...2-3萬/月...

中間最好求神保佑他健康平安...
隨便一個意外.生病...噴個幾十萬很基本...

仔細算算...一個孩子光是養到高中...
至少...接近400萬...再上大學4年加200起跳...

孩子....你們別再騎車亂衝亂撞了...
把你養到大學畢業要600萬...

各位開車的朋友們..油門別亂踩...
撞死人現在非常貴...800萬起跳...
身家不夠..別亂來...
題外話.基隆的公車開很猛..可能保險夠用...


看我剛剛的算式.數學不錯的都可以算出來...
國家不幫忙照顧...怎麼可能阻止少子化...

有人全怪罪到高房價....
其實...養一個孩子...房價因素佔不高....
在新北...多準備一間房間...大約5坪...
用一坪40萬來算吧!也才200萬
而且這200萬還有可能賣掉回收
以租金算法5000元/月
其它因素還要再花400萬...

覺醒吧!政府...
你們再不強力補貼幼照...


以後路上嬰兒車推的都會是寵物.貓.狗...
mask0704 wrote:
非常好...你找到重...(恕刪)

少子化最大原因就是高房價,我有很多客戶的小孩年齡30至40歲都因高房價買不起房不願意結婚
Bazooke wrote:
養不養的起才是問題吧...(恕刪)

是啊,每個人看到500萬都會嚇到。
我只能說小孩的花費依時期而有所不同,非一次性支出。
另外,有人窮養有人富養,有時很難用一個金額而定之。
現在有育兒補助,又有學貸,如何省錢育兒可能又可以再開一個版了。
為何不說現在少子化考好大學簡單多了,好工作上的機會也多,投資報酬成功率變高了。XD(聊遠了。)
好啦,就算沒小孩,要存多久才到500萬?
我只能說就算沒有小孩,很多人還是存不到500萬。
但很特別的是,這些人還是養得“活”1~2個小孩。(這些人包括我)
好了,就算能存得到500萬,然後呢?
人生都過了2/3,出國玩到死?快快樂樂的提昇自已內心的心境?
不反對,這也是一種人生。我經歷過兩者的差異性。
有小孩之後,出差去國外,就只有空虛,美景都不如看見小孩一點一點的成長。
雖然有時相處2小時就想放生他們了。.

文明的社會,大家知識的提昇,變得從數學去評估養兒的利益。
但養兒真的如數學般如此單純??

有小孩就儲蓄險一樣,逼自已存錢,雖然實質報酬率高低不一,
不過在情感報酬率可無限小也可無限大,取決於你付出多少。

PS.這種情感的報酬率輸出,除了自已的小孩之外,沒有任何人事物可以取代。
人口負成長 wrote:

少子化最大原因就是...(恕刪)

你試著把房價套入養育成本之中...
其實...佔比很低...
重點在..人力成本的攤提...

用租金來算...一天少喝2杯飲料...
孩子的成長空間就有了...

你的朋友們是不願意把資源給孩子...
卡住人生.縮衣節食....
mask0704 wrote:
你試著把房價套入養育...(恕刪)

算這些有何用,我的客戶抱怨小孩不結婚,他們都不知怎麼半

炒房客把房價炒高了,年輕人想法就改變了
  • 3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