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以房養老

joncehome1@gmail.com worte:
不要删咩我幫你截下來...(恕刪)


Tracy k worte:
1:抵押給銀行逆向房貸,每月收養老金...(恕刪)


我建議選1.

這個有國家背書,簽了養你到你掛掉,所以你不用去煩腦你要是活太久之類的,每個月都有一筆錢。

而且在你死亡前房子還是你的還是你在住,死後歸國家所有,也剛好算是為國家為台灣盡了點心力。
我有錢有多房
就不會花時間上來01跟人嘴這些

享受人生還要顧忌旁人眼光
那跟沒退休沒啥兩樣

老天要收你
不一定會讓你躺病床上慢慢收
一個不小心就可以把你收走了
哪管你戶頭有多少錢沒用完
鮮榨檸檬汁不加糖,滿滿的維他命C,好喝養顏又健康
.

jerryho282 worte:
誠如所言,都出社會,...(恕刪)
建議你先請律師辦親屬一二三等親脫離關係接著立好生前遺囑死後所有財產歸屬某特定所有 這樣就不會留給你的親屬
Tracy k wrote:
從出社會後就努力的在...(恕刪)
沒有人覺得以房養老很虧嗎?
最高只有7成,
多數情況大概只有5成到6成。
白話點說:
銀行用市價的5成到7成收購走房子。
(還要看銀行鑑價)

房屋繼續使用到老死聽起來好像賺到。
剩下的3成到5成殘值完全無法利用,
隨便算也有幾百萬被銀行收走。

身體退化是必然要面對的問題。
運氣不好身體退化活到失能。
單身遇到年老失能,
以房養老簽下去錢花到一半。
有房子也沒辦法住。

銀行完全是贏家。

如果房子有多間,
能出租就出租增加被動收入。
不能出租就賣掉,整筆收入買低風險債券,
利息收入不夠用,就賣一點債券。
可以拉長錢花完的時間。

察覺到身體退化,
無法照顧自己,
就把最後自住的房屋賣掉,
反正房屋也沒有意義了。

拿整筆錢把自己送進安養中心,
醫護設備至少齊全點。
這樣錢至少全用在自己身上。

至於錢夠不夠用,
要看樓主的身家、消費、醫療保險、身體狀況。
變數太多無法推測。
如果沒有優渥的退休金準備的話
以防養老好像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只留一間房間自己住
其他賣掉去買台積電股票 收股利

身體不好之後 全賣掉房子住養老院
用手機也可以賣股 轉帳 支付費用

老了之後 房子的整理出租都會比較麻煩
股票買賣動動手指很方便 也沒人知道你有多少錢
Tracy k worte:
從出社會後就努力的在...(恕刪)


如果是我應該會選2
租出去賺租金,當每個月的生活費
但有時候不好租,還要承擔遇到壞房客的機會
HousePig worte:
沒有人覺得以房養老很...(恕刪)


其實換個方向想
銀行也是冒很大的風險
一間房子一般人住到老房子可能都30幾年了
銀行用6、7成市價鑑價
等於把之後的風險轉給銀行
所以以房養老只有建立在房市上漲的前提下
未來如果房市持平或下跌
銀行可不是慈善事業去替你承擔那個風險
講白點
以房養老的政策不過是執政黨用來收買老人選票的手段而已
很快就會消失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