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今年死亡人數與出生人數開始死亡交叉

happywork01 wrote:
是喔,可是,好像這幾...(恕刪)

台灣出口的大多是“有能力”的人,真正的窮人是沒有“移動”能力的。而這幾年進口的外勞日益增加,這也代表台灣有錢有權的人連那些有能力的人都不在乎了還會在乎窮人。
如果那天台灣窮人死光了,我想有錢人也早跑光了巴,到時這個島所剩下的功能大概就是放其他國家不要的廢棄物巴。
kevin721202 wrote:
台灣出口的大多是“...(恕刪)


不懂!
如果你沒有資產、沒有權位,
那你待在這個垃圾島幹嘛?
還是是沒有能力出去?
又沒有能力在垃圾島賺錢。

xboxsp01 wrote:
奇怪的觀點,房子有...(恕刪)



你是好傻好天真還是裝睡叫不醒!

日本現在就一堆房子不用錢送你你要嗎?

而且目前情況只會持續惡化

舉個例子:以前50年代嬰兒潮一個家庭4個孩子,

長大就必須買2~3間房的剛性需求,等到2030年這些人死了,結果後面接手後代只剩1~2個,

等於每人接手2間以上房子,然後每個人都把多的房子賣出,每個人都要賣,請問要賣給誰?

scheme wrote:
大概25年18萬持續...(恕刪)


國發會向來統計都過於樂觀
像勞保原本說2027年才會破產
現在提早到 2026年
而總人口開始反轉向下說2021年才會發生
但目前情況看起來是今年或明年就會發生
所以不用太相信國發會的說法
人少點好阿
電都不夠用了

為了節能減碳只好人口少點
就不用核電了

kevin721202 wrote:
台灣出口的大多是“...(恕刪)
scheme wrote:
你是好傻好天真還是裝睡叫不醒!
日本現在就一堆房子不用錢送你你要嗎?

台灣的偏遠地區也一樣一堆房子沒人住,廢校、遷村也會越來越多。

而且目前情況只會持續惡化
舉個例子:以前50年代嬰兒潮一個家庭4個孩子,
長大就必須買2~3間房的剛性需求,等到2030年這些人死了,結果後面接手後代只剩1~2個,
等於每人接手2間以上房子,然後每個人都把多的房子賣出,每個人都要賣,請問要賣給誰?

你的舉例是戶籍人口,事實的需求是流動人口,你的舉例只適用偏鄉,都會區房子還是有需求,

例如台北市戶籍人口約260萬,但是每天擠進的流動人口少說超過600萬,這才叫做剛性需求

任何東西都要有使用才會有價值!財富不會憑空增加,一方財富的增加必使另一方財富減少。

都會區的房價支撐同樣是依賴人口紅利,此支撐的模式並不一定要購買,只要人有進駐就算數,

房價太高買不起沒關係!租賃、就業、就學、觀光 .... 都是在支撐房價。






scheme wrote:
你是好傻好天真還是...(恕刪)



少子化最大的受害者,
是偏鄉地區住民的後代,
因為少子化的關係,
他們的子女無法在出生地找到工作,
被迫前往高房價的都會區租屋及工作,
住在鳥籠一樣的房子裡,
領著微薄的薪水,
望著高不可及的房價,
打電話回鄉求助無能為力的雙親,
老媽說:「孩子!回來吧!」
但,回鄉能幹嘛呢?
鄉下只有老人,
只能幻想造成他們惡夢的少子化議題,
變成房價下跌的希望,
殊不知,少子化越嚴重,城鄉差距越大。
scheme wrote:
今年1~5月死亡人口...(恕刪)


外配都買房了,怕死的台灣人不敢買?
等你有了幾間房再來煩惱這個問題也不遲
如果你連老爸也沒房讓你繼承
那麼你該煩惱的問題恐怕不是少子化的問題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
國發會向來統計都過於...(恕刪)

國發會的數字應該是會再修正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