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電梯前蓋階梯的用意為何?比較好施工

我們社區大樓,像城堡一樣是圍一圈口字型,每一棟的1、2、3樓都是對外的店面,部分棟也有跟樓主一樣的問題。

近幾年隨著屋主紛紛高齡化,慢慢一棟一棟改建成緩斜坡,確實進出方便多了。

我也不懂一個社區大樓怎麼有的不用趴這段階梯,有的卻要,或許就是樓上說的,部分棟一樓店面有挑高,這部分我沒注意到。

既然緩斜坡可以解決問題,當初怎麼沒有這樣設計.......

這還只是一樓的部分喔,本社區有的棟設計更怪,地下室停車場要搭電梯,還要先爬樓梯到1樓與地下1樓之間的高度,階梯數比樓主這種還要多,這種就真的非常惱人了。但同時也有很多棟地下室是直接可以搭乘電梯而不需要樓梯的。

再細分的話,地下室需要爬樓梯到半層樓的棟,階梯是可以繼續延續爬到一樓中庭,而地下室可以直通電梯的棟,是沒有階梯可以通往地面中庭的。

一棟社區大樓可以有多元設計也是很特別的地方。
lichujen wrote:
既然知道'符合人體...(恕刪)

會出現照片中的狀況,的確如你所說,是建商為節省空間.

但並不是因為1樓挑高.

一樓挑高,樓梯只是多個轉折,只要規劃得當就不會有事.


照片中的建商為節省空間,把樓梯/電梯完全擠作堆.

若電梯與樓主拍照的位置處於同一平面,則電梯前的樓板
會擋著,讓住戶只能彎屈身體爬樓梯.

正常而言,這類情況在事前就該規劃妥當,浪費不了多少
成本,就能把整棟樓蓋得平整便利.

除非,不便利的只有極少數,甚至是單一樓層,不至於讓整
體賣相變差,因而讓建商不想多花成本.

farng1 wrote:
請問有人知道有的房...(恕刪)

這個叫設計失敗。
個人覺得這設計很白癡+智障

很沒有人性化的設計

建商為了賺錢這點倒是很人性化
一般樓層樓梯都是設計成二段式,一來安全,老人小孩有個意外,不會一路跌到底,二來,老人、小孩爬累了,有個休息空間⋯⋯與公設無關,因此,從最頂層的門口開始往下旋轉⋯⋯直到地下室,電梯口只能設計在一、二樓中間⋯⋯⋯⋯與公設無關!
farng1 wrote:



請問有人知道有...(恕刪)

farng1 wrote:
請問有人知道有的房...(恕刪)


除了前面大大講的,還有就是電梯上下都要空間,
往上挪一點,地下室就少挖一點,少挖這一點建商就不知道省多少了。

地基能墊高多少就墊高多少、地下室高度能減多少就減多少。
反正就都是錢的問題。

順便呼應一下前面大大提的樓梯設計,還有民間習俗什麼鬼風水考量。
樓梯幾階、每階高度寬度都有要求的。
怎麼沒看到有人提起牆上那個 B2↓ B1↑ 的字?

這一段樓梯是一樓通往B1(看到牆上公告應該是停車場。不是1樓挑高使用的下層空間)。拍照的位置是防火門,不是入口大門。
光這張圖很難研判出全貌。

20多年前的舊大樓很多是電梯沒通地下室的,或是電梯出口沒對正地下樓層。
不表示大門大廳到電梯之間需要爬樓梯,但是從停車位置回家是要爬幾階樓梯的。

happywork01 wrote:
怎麼沒看到有人提起...(恕刪)


那個 B2↓ B1↑會這樣就是因為一樓挑高的影響,樓梯在一二樓間為三段,但B1B2的高度都只容許兩段,所以電梯就只能開在"半樓"的位置了。
lichujen wrote:
那個 B2↓ B1↑會這樣就是因為一樓挑高的影響,樓梯在一二樓間為三段,但B1B2的高度都只容許兩段,所以電梯就只能開在"半樓"的位置了。

farng1 wrote:
也就是要搭電梯必須先爬樓梯。不知其好處在那裡?

在下有20年之間住過好幾處一樓兼地下室的房子。當然知道樓主的那張圖是怎麼回事。

我上一篇會這樣回應是,樓主說:"搭電梯必須先爬樓梯"。
我回應光這張圖只能斷定從停車位到電梯必須爬樓梯,沒辦法證明從大樓大廳到電梯必須爬樓梯。
因為照相的位置不是大門,是防火門。(由B2↓ B1↑和防火門把手看出)
大廳應該在照片的左邊,並且可能與電梯同樣水平的位置。
很多華廈都是這樣
一樓一進去還要爬樓梯才坐的到電梯
不知道要怎麼搬家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