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房價的是資金的存量與流量方向,與人口數只有間接影響。任何商品的價格是用貨幣數去表徵,不是用人口數去彰顯,人多通常代表資金量也多,但不必然,假設100個人,每人有100元,全部共1萬元,如果其中10人努力賺錢,財富從100元增加為150元,就算100個人中死了5個人,整體的資產還是增加的,這樣的比喻夠簡單吧!不要用自以為是的簡單供需理論就認為可以看清未來的市場方向,尤其把人口數等同於不動產需求量,更是荒謬,如果你相信"房子是給人住的"那就太天真了,在現實的金融世界,房子是給資金停泊用的,希望你懂。曾經有那麼片刻,大家以為台灣要走上升息循環,等著看台灣房市崩盤的笑話,但是呢,最後只有小幅拉回,目前全球仍將持續低利率、降息、資金大放送的寬鬆環境。如果加上政府目前強力鼓吹資金回台的政策,要小心台灣錢滿為患,央行總裁坦承台幣升值壓力大,這代表甚麼意思??要好好想想。(雖然鼓勵資金回台的政策中有限制購買房地產的比例,但還是會有外溢及替代效果,多出來的錢,不買房地產要買甚麼才安全?)如果各位期待房地產回到合理價格,不要奢望人口減少,等你實際感受到人口減少帶來的變化,你也老了,真正應該要做的,是督促政府改革不動產稅賦,這是唯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