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台灣灌水房價乘以1.49,就是實坪房價吧!

沒用的!真正的成本你又不知道,不算雨遮,從總價灌上去就好了,你要買房子能說不買嗎?張金鶚都買了 您不買嗎?哈哈
<blocquote>FFU999 wrote:
前陣子某個長輩說未...(恕刪)

jackey chang wrote:
總價又沒差改個計算...(恕刪)

所以你5年內成屋從50萬漲價到75萬
旁邊17%的華廈 2~3%的公寓房價還是要賣之前的40萬嗎?

動點腦子,很難嗎?

KevinWu1026 wrote:
所以你5年內成屋從50萬漲價到75萬
旁邊17%的華廈 2~3%的公寓房價還是要賣之前的40萬嗎?

動點腦子,很難嗎?


5年內成屋從50萬漲價到75萬=總價不變哪裡漲??

旁邊17%的華廈 2~3%的公寓房價還是要賣之前的40萬=總價不變

總價不變,動點腦子,很難嗎?

hermas wrote:
5年內成屋從50萬漲價到75萬=總價不變哪裡漲??

旁邊17%的華廈 2~3%的公寓房價還是要賣之前的40萬=總價不變

總價不變,動點腦子,很難嗎?

一看就知道你沒房子才會講這種笑死人的話
隔壁75我就要賣65了啦,誰還在那邊要40

可憐
羊毛出在羊身上,算單價終究只是個計算式,不管你用哪種算法,土地成本加營建成本加管銷稅金(這個說清楚來你會嚇一跳國家抽這麼多稅)以及開發利潤最終終究要攤提到價格上的。
房價機制不只是供銷問題而已,它還牽扯到國家政策。以前政策不明就有更多的黑箱利潤,現在漸漸在法規面有越來越靠向先進國家的做法了,但是也有點來不及了,既得利益者早已賺飽賺滿,剩下的共業就全民承擔了。
憑良心說,現今的建設業利潤並不算高,不信你隨便拿個3C產品拆解成本來跟建案比較看看。當然很多人會說產品要研發啊,事實上房地產一樣要研發,而且法規面更是複雜。

發發文感嘆一下而已,還是回到現實面,趕快加油努力賺錢吧!資本主義下別想要短期內能看到房價下跌了,能不要繼續漲太快就很好了,不信你去調查一下地價,有哪個地主要廉價賣土地的?
真的,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樓主可以選擇買公寓

建坪幾乎等於實坪
人中出呂布 馬中出赤兔
又開始有人故意要算了,不過沒辦法改變剩台灣在使用這奇葩制度的可憐事實。

越是缺少的,越是大聲,越是有問題,越會隱瞞。在多理由都沒法解釋,為何遮羞布不肯拿下來。
KevinWu1026 wrote:
一看就知道你沒房子才會講這種笑死人的話
隔壁75我就要賣65了啦,誰還在那邊要40

可憐


隔壁75你就要賣65??
真正的成本不知道

我只知道有一個成本叫做土地成本

100%的地主都是獅子大開口

就把房價拉抬起來了

上游把售價提高

你要經銷商賣多便宜

縱貫線 wrote:
又開始有人故意要算...(恕刪)

你不滿意可以去遊說立委改制呀
事實就是這樣,沒錢的人大安區對半砍連頭期款也不夠
台灣是製造業轉型服務業薪水低
開發中國家房價本來就會高了
多看點書,多上點網,多看些資料才不會講笑話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