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命算到沒命專家 wrote:
終於有人看出端倪了...(恕刪)
看出什麼東西嗎?除了智障,誰不知道蛋黃區的抗通膨能力比林 三淡強好幾倍?
但那又如何?大部分的人都是成家立業的真男人,而不是當個鍵盤俠複製貼上維基百科
我同事買在林口,就是一樣花2000萬,給妻兒一個全新大三房大樓配地下停車位及垃圾場,出門推嬰兒車都是筆直街道且離公園近。而不是花2000萬買個北市破爛三房公寓,下雨天撐傘走10分鐘到巷弄拿車,每天追著垃圾車跑,出門人行道上到處是充滿生活機能的鹹酥雞,嬰兒還是抱著比較實在。
總之,住在林口,一個家庭要養一台車,租個辦公室停車位,一堆過路費,一堆油錢,天天塞車塞到死。但真男人就是會為了妻小買在適合居住的地方。至於保值?再不保值也比台中高雄保值,老了房子一賣給小孩繳頭期款,拿著剩餘款項去台中高雄住就好
terrybog wrote:
板橋還是郊區的時期...(恕刪)
民國68年時個人覺得板橋都還很郊區...我家公寓遠遠看出去都還有有機肥灌溉的田~XD
甚至至80年左右,進台北城中心搭公車個人經驗約莫都還要一個小時上下~~
長輩有個較大的病痛也是得驅車前往林口台地就醫..
沒錯於經濟面、人口面、商業模式面跟科技上是完全不一樣了~
但時間過去~交通模式也隨著建設拉近距離了,這是不變的道理~~
個人認為是因科技及建設擴大發展而非只是集中,集中的感覺是心理層面非物理是的~我們拿手機就知道了~那實體購物及電商蓬勃發展,近電影院到現今高畫質影音串流
物理距離真的還要當唯一考量嗎??
而重點是我們的人生沒有那麼長,你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做選擇跟過生活,然如主題般回過頭去看,又是誰虛擲而又是誰把握了?
內文搜尋
X


可以看出已經買跟住林口的,對於這個計畫內容的目前執行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