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回首林口新市鎮等(含淡海)發展期程,看未來都市發展之走向



終於有人看出端倪了~

紙箱是用來搶的,不是用來回收的

知道套牢重災區在林口和淡水

以前有個叫世華銀行的大股東,也是因為配合政府政策去淡水購地,後來淡水地沒有開始動工,套住了現金,氣到去跟國泰合併,才會有國泰世華的由來,國泰是有什麼資格去吃下世華,世華銀行的藝術品都是真跡古董,國泰以前是誰的就不用多討論了

那林口淡水現在地主要等何時才要蓋房呢???要蓋什麼產品??要往那個方向去???
除了到不了台北車站的機場捷運,
壅塞的高速公路,
過門不入還提供引擎和排氣浪聲的五揚高架

再蓋一條直下五股泰山的捷運????


有命算到沒命專家 wrote:
終於有人看出端倪了...(恕刪)


看出什麼東西嗎?除了智障,誰不知道蛋黃區的抗通膨能力比林 三淡強好幾倍?

但那又如何?大部分的人都是成家立業的真男人,而不是當個鍵盤俠複製貼上維基百科

我同事買在林口,就是一樣花2000萬,給妻兒一個全新大三房大樓配地下停車位及垃圾場,出門推嬰兒車都是筆直街道且離公園近。而不是花2000萬買個北市破爛三房公寓,下雨天撐傘走10分鐘到巷弄拿車,每天追著垃圾車跑,出門人行道上到處是充滿生活機能的鹹酥雞,嬰兒還是抱著比較實在。

總之,住在林口,一個家庭要養一台車,租個辦公室停車位,一堆過路費,一堆油錢,天天塞車塞到死。但真男人就是會為了妻小買在適合居住的地方。至於保值?再不保值也比台中高雄保值,老了房子一賣給小孩繳頭期款,拿著剩餘款項去台中高雄住就好
a0300080 wrote:
看出什麼東西嗎?除了...(恕刪)
花2000萬買的房子,還要買車?不是林口護衛隊說的有機場捷運可以坐,生活機能有多好?不用離開林口食衣住行育樂都方便。出門走幾步什麼都方便?
a0300080 wrote:
看出什麼東西嗎?除了智障,誰不知道蛋黃區的抗通膨能力比林 三淡強好幾倍?
(恕刪)


先標注起來

那些說買屋抗通膨,看好未來漲勢的都被你罵成智障了,這可不是我說的

a0300080 wrote:
看出什麼東西嗎?除...(恕刪)


我花900萬買一個簡單三房自住,很舒服的,每天搭公車通勤內科上班,原本就有車,只有假日出遊時使用,幸虧我不是投資客!(領死薪水,沒那個閒錢)

台北新北應該沒有其他區域有這種條件了。(便宜又好住,誰叫你買林口豪宅了?)

用房子投資,不來林口是好一點,去別的地方賺吧!(沒研究)


人生走到這個年紀,對這個政府早已經沒抱啥期望,能怎樣過日子,自己只能多努力了。
再大的豪宅,最後也頂多是換住15萬一個單位去而已。
看新板跟北大的發展就又不是這麼回事囉~

林淡的都市計畫早在我這種6年級生出生前就開始
不過當初父母輩買的所謂“郊區”…是板橋
但回顧歷史是挺好的,時間拉長來看
其中歷程有買的至今應該日子也過得安穩,到如今有房有地
再怎麼說也是有個窩~
而當初觀望至今若沒抓準時機買屋的,也不會突然從個過55歲人家說的陳年老魯變成有房…時間就是這麼殘酷,過去了就不會回頭~每個人都一樣公平


可以看出已經買跟住林口的,對於這個計畫內容的目前執行狀況













bm2fhc wrote:
我花900萬買一個簡...(恕刪)


15萬一個單位這概念好!

個人很贊同的。
jojoyaro wrote:
看新板跟北大的發展就...(恕刪)


板橋還是郊區的時期,那可是民國40~50年代的事情了,當時用台北市來看確實如此喔!

50年過後城市發展是會更集中發展,台北會更台北板橋會更板橋,但是「現在」的郊區能否像50年前的郊區一樣翻身?

經濟面、人口面、商業模式面跟科技上都完全不一樣了,近15年來的快速發展遠遠超過以前的一百年基礎,看看你手上拿著的手機就能知道了。

所以翻身的機會多嗎?
terrybog wrote:
板橋還是郊區的時期...(恕刪)

民國68年時個人覺得板橋都還很郊區...我家公寓遠遠看出去都還有有機肥灌溉的田~XD
甚至至80年左右,進台北城中心搭公車個人經驗約莫都還要一個小時上下~~
長輩有個較大的病痛也是得驅車前往林口台地就醫..

沒錯於經濟面、人口面、商業模式面跟科技上是完全不一樣了~
但時間過去~交通模式也隨著建設拉近距離了,這是不變的道理~~個人認為是因科技及建設擴大發展而非只是集中,集中的感覺是心理層面非物理

是的~我們拿手機就知道了~那實體購物及電商蓬勃發展,近電影院到現今高畫質影音串流
物理距離真的還要當唯一考量嗎??

而重點是我們的人生沒有那麼長,你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做選擇跟過生活,然如主題般回過頭去看,又是誰虛擲而又是誰把握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