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買方靜下來,太貴就不要買

專家1100 wrote:
相信很多人賺的都是甘...(恕刪)


對於資產有10億的人,同一物件賣3000萬或2500萬都可能覺得合理沒差
對於資產只有5百萬的人來說,同一物件3000萬或2500萬就覺得差很多,很不合理

對於月薪只有1萬的人,去吃鼎泰豐就覺得價格很不合理。
對於一般人去吃鼎泰豐就覺得偶爾吃還可以接受,算合理
對於富豪來說,鼎泰豐很便宜阿

市場機制都一樣,目前所謂的合理價,就是千千萬萬人可以接受的價格綜合起來達到的一個平衡價
搞不好今天你覺得用1000萬合理的價位買了間房子,但有些低收入的人覺得你是盤子,1000萬買間房這麼不合理。

與其去討論合理價這種標準不一的答案,還不如強調"買自己可負擔的價位",不要眼高手低,不要打腫臉充胖子,不要以為市場機制運轉是以你為中心來思考和運轉的

專家1100 wrote:
相信很多人賺的都是...(恕刪)


其實你覺得貴的時候別人覺得很便宜 所以每個月每天都有房子成交
不是房子太貴是你太窮
imgood wrote:
其實你覺得貴的時候...(恕刪)


正確,只有買不買得起的問題,
市區房價貴是人口集中的結果,讓房價有理由漲,
不管合不合理,但是你不買還是有比你有錢一點的買。

嫌市區太貴就住遠一點,眼高手低才是最大的問題,
居住正義不是讓每個人在台北市中心都買得起。

阿Q心態也自稱專家,地球都是為了你而旋轉?
合理價位 我是覺得現在的網路這麼發達又有內政部實價登錄可以參考 資訊透明多了 不像以前那個年代
我覺得就是有需要又買的起的就買,
現在的房市政策是最佳狀態,
就是不會大幅波動,
買了也不會亂賣,因為賣了還要繳一堆稅,根本沒賺頭,而且雖然賣更高價了,可是要再買來住,可能會更高價,還不一定住的合適....
不管是租還是買,要能找到合適的真的不是便宜還是貴就真的是好....

專家1100 wrote:
相信很多人賺的都是...(恕刪)


是滿有道理的 不過蛋黃區的才不管這麼多... 成交不多但價錢很硬啊!
大家幾年來都被洗腦的,什麼叫貴什麼是合理價都不知道,真可悲

不要說跟早期的臺灣比,就跟歐美日本國家比就好了,嚇死人的貴

電視上都有例子,一些外籍藝人也嫌貴,也回他國家買,小孩學校外籍老師也哇哇叫嫌貴買不起

然後台灣本地人買不起就是自己不上進有問題,

難道來台灣工作的外國人買不起臺灣的房子回他國家買,也是有問題眼高手低嗎

真是洗腦洗到神經錯亂了
最近廢文特多

這就是資本主義
別人用他覺得合理的價格去買
你在這邊覺得不合理

你可以把嘗試把薪水端出來,
把你想買得房價打出來
讓大家幫你看看是否合理
房價的合理價是一直在變的,裡面有市場機制、人性、土地價值、房屋造價、薪資水準的提升或倒退很多因素,永遠不會有真正的合理價,如果有些人的合理價是在市場的平均下面很多,那他有可能一輩子不會買房子了;以台灣來說,其實中南部的房子很多地方都算滿合理的,就是差不多租房子的錢在繳貸款,而台北市跟新北市一些蛋黃及蛋白區域,是很難降很多的,因為土地成本就擺在那邊,地主有錢他寧願放著,不到他的合理價他也不賣或給建商蓋房,而且北部人口多,市場還是很活絡的,即使不會漲太多,要跌很多也是很難的,只有期待十年或是二十年後少子化的因素導致買房市場的人變少了,才會有比較有可能降價,這還只是有可能,因為就像前面說的,有房有土地的人又不缺錢,他為什麼要降價給別人買,寧願租給別人或空在那裡他也沒差,除非政府對北部的房價有大力砍房價的政策,可是這機率也是很低的,那些政治人物跟土地、房子都有沾上邊,他們怎麼可能自己弄自己;所以要買房的人還是努力賺錢吧,該買的時候就好好找然後貨比三家好好挑,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買房子就可以了,不然等到世界末日了都還沒等到買房的時機啊~
最近跟兩家公股銀行的行員聊天,他們一致認為,兩年內台灣房價會大幅下修,甚至很多房屋會流入法拍市場,我問出更確切的回答,他們不約而同的說:現在不是出手的時間
專家1100 wrote:
相信很多人賺的都是甘...(恕刪)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