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910231 wrote:
重新思考了一下r大的論點好一陣子,茶
發現我們其實只是說法不同,論點本質一樣。
如果與租房房租1.5(萬/月)比較,
本來就是買房付房貸的「額外支出」比較少,
不過租房所存下來的錢,沒有計算其收益,
理論上30年後所存下來的錢會比666萬還高。
(話說定存利率1.1%低歸低,不過用30年來發酵,還是會有些份量的)
房價漲跌,房租漲跌,小弟前面已提過自己看法。...(恕刪)
就是要公正才不算租房所存下來的錢的收益,因為有人如果把存下來的錢買了宏達電,我想他這輩子都不用買房了.
如果有人說我去買個最保險的美元定存至少有3%利息,那如果哪天匯率差異吃掉你的利息你也有可能總金額會變負的.
不然買房的人也可以說,我用房子去貸款出來投資9%南非債劵,那我一輩子也不怕房價跌下來.
f910231 wrote:
S大「都是房租論」的觀點,小弟很是認同。
另外小弟也認同房價長空、房租長多,
不過很難想像未來哪一天1000萬房子->700萬,同時1000萬房子租金動輒3(萬/月)起跳,
畢竟這投報率開始偏向不合理,因為:租金 > 繳房貸的錢
除非重貼現率不再是1.375%,而是遠遠超過。
倫敦房價18萬英鎊的物件,一年的房租約 1萬英鎊,租金報酬率約 5.5%。三十年後,時間拉到那麼長,沒有什麼不可能⋯⋯一直租房就是刀俎上的待宰魚肉而已,未來的不確定性風險太高
我也不是把兩者當成同時發生的前提在假設(房價跌卻同時大漲房租確實機率不高)
只是在考慮最壞的打算:
買房,最後最壞的結果就是房價跌,白忙一場~囧 運氣真差⋯⋯
不過最壞就這樣了,房貸上限本來就是自己預算以內的、負擔的起的,繳完三十年就沒事了。
租房呢,最壞的結果是房租漲幅超過自己收入收益的漲幅,而且三十年後大多數的人都已無法賺入壯年巔峰時期的金錢(除了少數投資有道的強者之外)房租一直漲,存款一直燒因為房租沒完沒了。再者,六十歲之後可能還有意外的疾病醫療花費或是需要的保健花費,健康跟精神都已不如當年卻要面對這「最壞的結果」,這可不是到時自嘲一句誰叫自己運氣不好就能一語蔽之的⋯⋯這會出人命
在下只是覺得自己相對而言,比較能承受買房的最壞情況,所以正在看房中,早日畢業早日避免這惶惶不可終日的不安全感 囧
k6573 wrote:
租房,有餘錢,
依照...(恕刪)
人性難為,跨不過這個檻,確實還是老老實實買房的好。

redwine01 wrote:
就是要公正才不算租房...(恕刪)
我只是先以最保守的定存(頂多+儲蓄險)設算,
收益納入計算應該合情合理。
亂投資踩雷產生巨幅虧損,那真的就GG了。

(話說最近華映比較夯,版面比較大)
房子再去貸款(比如理財型房貸)來投資,
就一般人,心理壓力會大於用自己的錢,
投資效益「理論上」不如後者,
而且這部份有點扯遠了...

sherrymay wrote:
倫敦房價18萬英鎊的...(恕刪)
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我同意,
畢竟買房置產也可能遇到維冠...

機率問題,所以很難想像,
未來事又有誰能說得準,
更何況是預測30年以後,
只能透過不斷地研究、做功課來提升預測準確度,
買房or租房肯定都有它該面對的風險。
另在此預祝S大早日購入理想(價值>價格)的房屋,
再來開箱文一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