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y3472 wrote:
我買第一棟房子的時候...(恕刪)
10%利率不算高,我在1980年買房137萬,沒有銀行肯借貸,最後靠電信局員工的關係向交通銀行借到35萬,年率16%。現在房子值兩千萬,當房蟲也不錯!中和透天的房子現在一百多萬也買不到前院院那顆樹。
黑羽斷翼 wrote:
為什麼??因為沒人是傻子..我一年要付50萬利息的房子..我買來租你20萬..
這是傻到沒藥醫了..一生發願作善事的神人嗎??....(恕刪)
黑羽斷翼 wrote:
為什麼??因為沒人是傻子..我一年要付50萬利息的房子..我買來租你20萬..
這是傻到沒藥醫了..一生發願作善事的神人嗎??
happywork01 wrote:
雖然您平常言論還算中肯,不過這些話您確實是用理論猜的。
60.70年代那時候確實大家都是傻子。
貸款額不是80%或70%,是50~60%。利率10幾%,還不是貸30年,連20年都沒有。是15年。
因為經濟的成長,一半的人在7~8年就還清了,會熬到15年期滿的甚少。
多數出租的租金是沒辦法平衡要繳給銀行的本息。
以台北縣來說:一間100萬的房子貸款60萬,15年利率12%每月本利要繳7200元。
這間房通常只能出租6000~6500。因為當時多數人是作業員,就算雙薪也只有14K~16K的收入。
(我當時租在南勢角再過去的安和路,32坪新公寓每月4000元)
大家確實都很傻,幾乎沒有人在算租金足不足夠繳利息。
傻有傻的好處,8年繳完之後,接下去就是淨收入了。
現在大家口中罵的那個不公平的老世代,就是這樣傻過來的。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