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打房往往只是醞釀下波更大漲勢

市場本來就是該讓想買的買 想賣的賣
而不是用壓抑或者課稅限制

這樣導致想買的人觀望 想賣的人保留
然後剛需的找不到合適的房子 反而用更高的價格追求目標

當有持續在找合適自己房子的買方 在經過幾次想買而未買的狀況後
就真的只能等待一折來臨的那天了 因為錯過幾次購屋機會
喜歡的房子都已經超出原本的目標價了


壓抑的買方是不是就這樣消失呢
還是哪天一起出現?

就只有買方會等待? 賣方不會也跟者等待嗎?



米田共青 wrote:
市場本來就是該讓想買...(恕刪)

現在台灣已經一堆人買不起房,未來薪資要大幅增加也不可能,如果房價再爆漲是要誰來買單呢?不要忘了投資最重要的是流動性,無法輕易變現的資產最好不要碰
問題是:臺灣政府有打房嗎?

大家都知道目前房價下跌的地方,像日本,
日本房產下降因素,有人說是少子化,有人說是經濟不景氣,有人說廣場協議,就沒說是日本政府打房。

經濟的衰退才是房產泡沫的主因,不管其成因是人口紅利消失、還是企業出走,還是根本政府+企業都美紅感,不管,房產泡沫都是果。

目前臺灣的房產沒大幅顯著的下降,是因為經濟還在撐著,大家經濟都還過得去,沒法子飛黃騰達,卻也還沒去住窩居、襠房。

政府的兩稅合一,目的在租稅公平,讓地利歸公,順便避免炒房,不在打房。
台灣政府哪有在打房,一直只有炒房而已,藍綠都一樣

要打的話,隨便課個囤房稅就死一片了

順便規定租金上限。

房價下跌完全就是市場說話而已

是你搞不懂市場機制,邏輯蠻奇怪的
iankao wrote:
台灣政府哪有在打房,...(恕刪)

+1

這樓和另一樓講不動產是經濟渦輪的論點核心一樣,都刻意忽略政府政策炒房或放任炒房的事實,完全不提。
土地是有限資源,各位就只簡單觀察有限資源這個點就好:
1.當土地是人民的,被徴收或被開挖土地下或利用到土地上時,就說人民土地的所有權是要受限制,法律人們也認為所有權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社會權概念,還有比喻延伸說不能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無限主張權利……
2.同樣有限資源的通訊頻譜,釋出時公開標,費率定價時卻要審,執照年限到了,還可以回收。不動產在招標土地時,怎麼不比照這個?
其他的還有不少,如環境利用、公用地役權,都在在節制權利行使,唯獨建商的不動產,都沒看到政府有有效的策略在管,幾乎完全放任。

結果,就是變成有些人得了便宜,還以市場自由經濟作大旗,梟叫狼嚎!
1paper wrote:
+1這樓和另一樓講不...(恕刪)


你知道的太多了。
支持樓主論點,所以要請政府用力打,房貸利率10%,五年內移轉獲利稅收80%,租屋稅40%,空房稅3%,相信這樣打下去我的房子就能漲十倍了,真的很棒,永不止息的多多夢
這波浪🌊不知道要推多遠多久還不知道勒
沒看到小英最近不斷呼喊回台投資嗎
有錢人怕到了 不敢回來投資這樣的局面
臺灣最大黨,土地黨,台面上的政要很多都土地黨的,他們心中最軟的一塊不是勞工,是自己人(地主家族)。
1paper wrote:

+1

這樓和另一...(恕刪)
我怎覺得只要限制寬限期的長短,或取消寬限期,讓貸款不能只繳利息,不繳本金,房地產馬上就會下修



只繳利息感覺就是加大了槓桿," 投資(機) "房地產,這種只繳利息的投資模式,完全依托在台灣的低息環境,只要台灣一跟進美股升息,泡沫就真的要爆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