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老公的想法比較"刻苦"一點
當初買房時,的確是用房貸本息攤3成的法則,但實際還款的情況是壓迫到3(+2)成,甚至到3(+3)成
這個(+2)是來自年終分紅或每月剩餘(+1),能多還本金就多還
()裡的數字都是拿來還本
尤其...."還沒有生小孩的時候"...請多多把握這個時機還本
剛開始施行真是痛苦到一個不行,整個生活水準下降不只2個層級
但
當開始養小孩之後,我會發現一點都不痛苦,甚至感覺還比較輕鬆(甚至能A點私房)
生一個小孩後,還款比例大概是3(+1)成
生二個小孩後,就是回到原先規劃支付的房貸3成
養一個小孩,在0~6歲時,每個月至少要5000(+2萬).這(+2萬)是保母/幼稚園費
除非你能抽到公幼且有人可以幫忙寒暑假與下午4點接送,那又可以多還些房貸
所以,要加速還房貸,請利用還沒生小孩的階段,再來還能多還的時候,就是小孩上小學這6年了
當小孩上了國高中,又是開始燒錢的時候(多科補習.零用.學雜費...)
ps.
當你把本金越還越多的時候,即使升息,壓力也不會太大
因為已經習慣"刻苦的自虐"生活模式了
不過這種"高度壓縮"模式不用每個人都能受得了.請務必與夫人好好討論後再謹慎使用
我跟老公也偶有快要受不了的時候,這時就會先暫緩1.2個月的還本,小旅行一下
然後看著房貸紀錄簿繼續努力!!!
The beginning wrote:
前陣子和夫人討論買...(恕刪)
既然你已經做好心理準備跟財務規劃
即便我是看空房市但也不好再說什麼
我們也是夫妻兩人
而且已有足夠自備款且家裡也願意贊助
我本身比較喜歡住在郊區的地方
這邊房價並不是很貴
我們的頭期款甚至可以達到房價的一半
加上我本身是國營企業員工
房貸有絕佳的利率
但我還是不會現在買房
因為我看過金融海嘯時的慘狀
2008年至今已經過了10年
或許大部分的人早已忘記當年金融海嘯時有多慘
慶幸的是我的工作雖然無法賺很多錢
但是能保證的是遇到經濟起伏的時候
我能安然度過
再者我本身是教育體系畢業
深知高教體系已經處於崩潰邊緣
不久的將來
光大學就必須倒掉50所左右
少子化不是2.3年造成的結果
而是長達20年所埋下的禍根
而這禍根已開始發酵
而且威力會越來越強
有鑑於此
我選擇繼續保留資金觀望
就讓時間來證實這一切吧
joncehome1@gmail.com wrote:我選擇繼續保留資金觀望
覺得買房或租房都是個人的人生規劃
有人希望保有一定程度的生活品質與理財彈性,有人希望能有個不需要常常搬遷變動的環境
最重要的是,擁有能力去做選擇
如果能夠理性規劃,有筆錢隨時可進可退,那買與租只是選項罷了
如果錢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的人,我覺得將繳房貸視為強迫儲蓄也未嘗不好
尤其我跟老公小孩都喜歡看漫畫/小說/繪本,要是每年都必須搬家簡直是...




ps.
在其他版面看到您有房產可繼承.只有羨慕(咬手帕)
我公婆是沒有房子也無恆產的人,娘家爸媽還好有間20坪的房可養老
所以只能拚了...希望小孩以後能夠多些理財的彈性與人生的自由...不用擔心老爸老媽要住哪...
Bazooke wrote:
今年房價已落底,今年6月開長趕快買進喔~
今年不買,明年買不起,後年只能住郊區喔~
趕快把上面那段話跟你夫人說如果現在不買,
以後跟那些空空一樣後悔5,10年前沒買(恕刪)
這段話和我前幾年遇到的房仲講的話一模一樣.當知道在某公司上班後.喋喋不休抱怨著之前帶看的某同事.說當初不買.現在房子漲了.他們就算要買也買不起..心想那位被仲介酸的同事剛好也認識.夫妻收入算是不錯.同事的夫妻月薪至少30萬起跳..存款不少..你酸他們買不起
..只是把菜乾當人參在賣? 同事不想當笨蛋還要被酸.他買上千萬房子還要貸款?全家人目前也在租屋中.也看空未來房市.現金能直接在當地買全新透天不用貸款.扣掉生活開銷/房租/旅遊/保險等開銷.每年還能再存近百萬..也選擇暫時不買房.因為當地(雲林)像樣點的.房價都是上千萬起跳.更甚要價2-3000萬.什麼都比不上大城市.房價卻和大城市有得拚..
..所以還是持續租房觀望中..因為房子這幾年漲的價差都能輕鬆付房租20年以上..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