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樓主提供資料,本人就以一個從業人員說出為何樓主會站在這樣立場看待樓主的問題了,如果樓主去跟建設公司提報這些資料要成立管委會召集人,相信拿不到任何案子。
這並非說樓主提報不佳,而是樓主完全都沒有提出怎麼解決方案,相對只有造成居民與買屋者對建商對立,只要有居民或買屋者問樓主,那現有的這些問題要如何解決,請問樓主要如何因應?如何去用相同經費去拿到樓主所列出問題的社區呢?
如果只告訴我們水綠了、車道要有人手、OPENSPACE和獎停管理、警衛與防災中心,這問題都是建商問題,那請問樓主要如何因應,如何改善,如果只是停用、明管、多加鉸鏈等土法煉鋼方式,居民難道都不知道嗎?
找一個鐵工廠來補強鐵門,找一個抓漏來抓漏後再罵一下建商品質差,這還要樓管來做什麼呢?
好樓主會提出這些問題我們就來看一下吧。
1.泳池水池如果還在用鍋爐加熱冷水,那都是以前建商水準問題,而且所謂漏水,大多是假泳池,圖面上是消防蓄水池違規改用的。
這15年來為何會出現溫水泳池,因為現在都用太陽能與熱泵熱水器,一邊送出熱一邊送冷氣。
那水池通常是因為連過濾器該清洗,有人連開關在那邊都不知道。那這是誰該清洗的呢?相信在建商組管委會時都有移交及使用說明書,這就不列入討論了。
想一下,建商為何會棄貼貼磚比較便宜作法,傻笨的投入規劃有泳池或水池的投資,建商是笨嗎?這要從一開始產品定位房子都還沒蓋講起,就不需多討論了。
2.停車場出入口在技規就有很清楚限制,這也是規劃上評效考量。樓主遇到這種,可能還忘了畫柱子或圍牆,如果每個地方都如樓主所提那麼美好,而且又強調法規的指揮權,不知道樓主是不是遇到沒去跟派出所或交通局申請所致,如果有跟派出所和交通局申請尖峰流量時派人協助指揮交通,雖然還是沒有指揮權,但是不致於因為站在馬路中間指揮交通被開罰單。重點是這個站在馬路中指揮的樓管,必需要去受訓,不可能是最低工資那種就業人口。
樓主所講的鑄鐵門應該不是鑄鐵門,而且防水閘門,那是唯一會放在車道厚重的東西。至於機械車位或汽車昇降機甚至車塔,我想樓主可能都去遇到老舊公寓或社區。這只能說是命。而且會規劃機械車位或汽車昇降機甚至車塔這都是坪效問題,買屋就知道了。樓主所提是要觀眾以後都不要買這類產品了嗎?樓主有告知觀眾一個機械車位平均造價只要18萬成本嗎?
3.OPENSPACE和獎停管理本來就是對外開放,縣市政府都有OPENSPACE和獎停管理規則,這時候就要看物管公司怎麼去幫社區作管理規劃了,為何同樣是OPENSPACE和獎停管理的帝寶可以管到蚊子都飛不進去,靠的就是樓管人力派遣的規劃,樓主可以去檢舉帝寶是OPENSPACE和獎停管理有問題,但是它確實在法規上沒有違法,樓主可以去參觀一下同業怎麼管理。
帝寶的OPENSPACE和獎停管理,一個是讓人自由通行但是有人會跟在旁邊,你看你要怎麼逛那個OPENSPACE。獎停更好了,一小時多少錢去停一下,還有賣月租,看誰要去停,最好能停滿停好,透過管理手段,公有開放就變私人使用,連檢舉都沒有用。
4.警衛室這可以看出,樓主社區就那種買一個2萬的鋁屋坐個樓管就當起班來了,我相信很多觀眾都不會要樓管整天不是在那邊玩手機,就是晚上在睡覺,連黑貓來就直接開門那一種吧。樓主講這些問題大多是在舊社區,現在建商在規劃時都有去考慮樓主所提,有的還做成二次違章,根本不可能有樓主都接到案派樓管進駐了才發生。
樓主知道防災中心在做什用的嗎?建議樓主換一家物管公司,或是參與建設公司成立管委會提案報告,可以看到更多不是國宅或是收不到管理費還要被罵的工作了。
樓主啊樓主,有沒有看過樓管一個晚上都在玩車道電動門的。



當狗吠火車時~火車不曾停下來過~曾經有隻肖狗全身跳蚤想吸引火車注意,牠站在鐵軌上等待火車......
當狗吠火車時~火車不曾停下來過~~~「厲害了,我的國?這事也做的出來,丟不丟人」狗吠火車......
總之,還是多看,多比較吧!
講講自己看到或經歷過的例子!
1. 燈光:很多新社區外部都有美麗的景觀燈光,或者大廳有豪華的吊燈。但這些其實都看看就好!因為這些燈光都只是建商銷售時會常開,當管委會成立,電費都是住戶在付時,通常就是黑壓壓一片了。除了不常開,這些造景燈光也常常維修困難,過幾年,就會從不常開變成不能開了。
2. 動線:許多中大型社區都有景觀花園。買房子的時候,也許會覺得進出都經過美麗的花園,心情會很好。但想想實際的情形吧!上班上學快來不及了,花園的路為何如此蜿蜒?!買完菜那麼重,有沒有捷徑可以回家?!於是你會看到很多社區最後住戶都從車道出入口或者沒有崗哨的邊門出入。電梯數量也須考慮,看房子常常都是假日,非尖峰時間進出人數較少,比較沒感覺,但真的住進去時上下班尖峰時間常常會讓人等到發瘋。另外,開車族、騎車族需另外考慮到停車場的電梯數,很多社區的設計並不是所有電梯都會到停車場,因此到停車場的電梯數才是你會用到的電梯。另外,有看過社區到1樓和到地下室的電梯是分開的,除了麻煩,這也增加了後續維護成本。
3. 管理費:建商在規劃管理費時一定會儘量壓低,夠用就好!但在這個什麼都漲的時代,通常管委會營運2-3年後,就會有調漲管理費的討論了。因此,千萬別只是想著眼前一坪60或70元能否負擔,也考慮一下過兩年如果變成一坪80、90元甚至更高時,你願不願意掏錢吧!
4. 公設:所有的公設維護都在燒錢。但並不是說有游泳池、大花園、健身房、KTV等公設不好,而是要考慮你會用到多少;還有最重要的,社區規模足不足夠支撐這些公設的運作。社區夠大、管理基金充足,每樣設施都能請專業的廠商處理其實我覺得問題並不大;但在管理費有限的情形下,可能沒幾年就會面臨設施無法修繕的困境。但公設會燒多少錢一般人大多很難想像,所以看房子時搭電梯有機會就多瞄一下管委會公告的財報也許會有幫助。
看到樓主的分享,也有感而發,先寫到這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