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施工導致臨損如何鑑定

忘了說~那幾根鋼筋留那個樣子,大概是我剛出社會時那種蓋房法,想說以後可能還要再蓋一樓上去或隔壁可以黏在一起的四樓以下房子蓋法。
李大大你也解釋的太精確了吧!內行人講法高深。樓主這房子就算告上法院,要求償也是有難度的。假如告贏也才補幾萬元。這就是台灣島的法律,建議樓主自行修補省錢又快速。
李建興黎明 wrote:
忘了說~那幾根鋼筋留...(恕刪)
李建興黎明 wrote:
忘了說~那幾根鋼筋留...(恕刪)


幾位前輩 果然是獨具慧眼
這是很老的房子沒錯,
如您所說,以前長輩蓋房子就是有這種想法
但 與其說是老人家自己的想法 我更相信是當時施工人員給他們的一種說法

所以我也不對他們當時的決定 作太多評論, 至於李大提到的危險性 確實是需要留意 但要跟老人家說這不現實 也不可能 乾脆切掉 那也是過度理想的想法 甚至激怒老人家 反正端末free end 剪掉也沒有強度問題,我自己也不能用這種方式來加蓋樓層,
所以我個人暫時也不想跟他討論這議題

但無論如何,我想鄰居應該也沒資格跑到我家來切斷我家的鋼筋? 老人家甚至還想提告
本來是提供你們方便,現在他的想法是鋼筋被切,房子又受損

所以我目前只想確定房子有無問題,畢竟去年開始有家人搬回去住,不能等地震後真的出什麼問題才來究責當初這裂縫是誰造成的

家中長輩主要是一直擔心鄰居將結構承載在我們房子上甚至偷接我們的鋼筋,才導致牆面受損,但對方也只是4吋的加強磚造牆面,基本也沒空間去搞什麼鋼筋,用C鋼好好架好都比較理想,至於有無承載在我們房子之上,我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經驗,無從判斷討論

所以才想找公會或專家鑑定,到底房子有沒有問題,因為有人說牆壁這樣45度的裂縫是有強度問題的,但我們都不是專業人士

我只要確定房子結構沒問題, 對方結構也沒有承載在我們房子上面,老人家住起來至少不會天天念給我聽或跟鄰居起糾紛,他安心無慮,我也耳根清淨,街坊鄰居也可以避免紛爭,這樣就可以了


再次感謝各位前輩 熱心提供各種建議與經驗
假如告贏也才補幾萬元。這就是台灣島的法律,建議樓主自行修補省錢又快速

如果有補強的必要,有能讓老人家安心,鄰居安處,自費花個幾萬補強是最省事的,
目前只是長輩懷疑,鄰居的結構有承載在我們之上,不然對簿公堂是下下策,對鄰里之間相處也傷感情

關於承載這題真的是更麻煩!首先要看樓主老家有無地碁?那種地碁?地碁下的土地結構又如何?房屋會裂縫跟鄰居是否有直接的關係?等等....鄰居也是可以說樓主老家沒人住年久失修,或當年用料不實或是地底土石流失液化造成傾斜裂縫。總之樓主這題要求證真的是很麻煩又傷本。上圖是一般透天樓層的淺地碁。
DGEs@01 wrote:
假如告贏也才補幾萬元...(恕刪)
來~我先報個價~現況鑑定 35000~安全鑑定 75000~法院出庭 45000(一庭)30000(二庭)~~這不包含一定會贏

不過我保證一定會輸。

因為加牆磚造看照片就可以知道足夠承載。然後房屋也不高就是二層樓。但誰也沒辦法算出在這二層樓建築物因為地震,新建建物造成舊建物產生扭距下,所衍生之磚牆裂縫。因為地震來這2層樓建物最大擺動在5公分內。這一段裂縫是因為沒有地下室房屋,地震來時建物與地面產生的擺動所產生。

現在唯一能做就是按裝裂縫計,傾度盤等開始做觀測,一個月2500~到開始打官司一庭結束為止。然後還是一樣又有一個來報價,不含律師費用。又聽到一樣的話。

這房子安全無虞,放心啦。不要浪費錢啦~









現況鑑定就是一個人拿張紙去那填表格,填完後就是回家做報告。報告再做出百分比機率的出來。第一筆錢就飛了。再來其他的我認為都是........錢一直飛就是了。我看了二十幾年也沒看過公務人員做報告失誤被判刑罰款降級的那公會的更專業就哈哈哈了。上圖這樓的樓主房子被強拆,現在還在等開庭!
李建興黎明 wrote:
來~我先報個價~現況...(恕刪)
同意網友部份的說法,但這是個無解題。原因就在蓋房的時侯您府上沒人,現在事過境遷了又經歷了幾次的地震,找不到元兇(原因)了。

【就流程面】

首先,結構安全鑑定就不能找建築師公會,因為他們的訓練是美學不是力學(有也很少),甚是是不會算結構。
再來施工前未做現況鑑定,在隔壁完工後取得使用執照都未發現問題,貴府要贏的機率就很小(微乎其微)。各縣市有明文規定開挖深度幾倍距離需做"現況鑑定",以做為日後爭議的依據。

網友的說法不盡正確,若向技師公會申請,不是"現況鑑定",而是"結構安全鑑定"並可給予問題請技師調查量測,不過結果"因技師自由心証而異"。可能會有幾種:
(1)隔壁施工時的損害
(2)地震等自然現象
(3)事証不足無法歸責於某方

這樣的費用起跳價是三萬以上,視技師的佛心而定,但這報告不代表你去告隔壁的就會贏。 相對的隔壁的鄰居也可以去請技師來鑑定,也是上述三選一的結果。因此兩造在此多半不會有共識。

最後對薄公堂,你若為原告就要先支付法院委派的鑑定費,起跳價在十萬以上(常常會有數倍的可能),其間不含律師費用。法官可能採信也可能不採信兩造的鑑定報告,較會信任法院指派的鑑定報告。所以之前做的就跟垃圾一樣沒用仍到水裏了。

以我判斷(3)事証不足才會是最沒有問題的鑑定結果,不然任何一種答案都會被另一方的專業人士打的頭昏眼花的。最後可能也不了了之,花錢沒買到尊嚴反而天天跑法院,傷神啊。


【就結構面】

首先,我不曉得哪位神人網友可以看一張照片就判斷它是「加強磚造」,顯然他是三四十年前有在旁邊看著這棟建物的興建流程,不然就是他偷看了貴府的建造本。 我認為網友可能不知道加強磚造的結構義意為何,而下的定論,一般仍無法用肉眼判斷,其結構行為與鋼筋混凝土行為是不同的。

目視這道牆是受單側橫向地震力損壞的可能性較高,由於牆體較薄(0.5B?)、開窗角隅應力集中,裂縫由右上至左下延伸,與鄰房開挖解壓造成基礎下陷的可能性有但較低(必須再量測是樓板的層間變位還是柱沉陷)。

再者,誰敢保証裂一道牆(非結構牆)不會折損其耐震能力? 若不受力牆根本不會裂,有沒有多一道牆當然有差,牆可增加強度、勁度及少少的阻尼比,都是保護結構的白血球。在現今所推的性能設計法中柱線上的牆都必須進入結構模型(與過去牆不進模型的觀念不同),目前公認做得較徹底的是採用pushover的側推分析,才能稍微說明這片牆的破壞到底有沒有危險。

或許網友有許多高手,但結構安全不應該只是用看的,那以後配斷面或配筋就用看得就好了也不用跑程式,而是要用數據服人的。回到上述,進了法院也是,法官會問你根據什麼資料所得到的結果,如果你還是用那套自已的自由心証,無法說服任何人。

【結論與建議】

或許網友的建議是對的,前前後後加起來的錢夠你去做小部份的補強了,當然為了爭一口氣還是得拼下去。不然…不負責任的建議
(1)擺著不理,最多外牆防水補作一下。不過裂縫仍會持續擴大,補不完
(2)打EPOXY, 它的確效果較好,但磚孔隙多打不滿會亂巑,花費不少
(3)重砌磚,水泥砂漿再加外防水
(4)完全不動,"它可能真的不會倒哦"

最後就是不要再找人鑑定了,我已經將結果寫在上面,省下的錢可以去孝敬長輩或幫他們重建一道牆,也好過買幾本報告。不過結構物安全不是我看幾張照片就可以上定論的,可以就近找個結構技師幫忙看一下,給個車馬費,買個安心。

以上就以路人路過此帖,特別半夜進來回應,供您參考,希望能對府上有所助益。
再次非常感謝 各位專業前輩的說明與建議 01果然是高手如雲XD

目前我擔心的主要還是是否需要補強,畢竟建物地點在宜蘭,地震頻繁,所以如同幾位專家說明,經過幾次地震,大概難以有直接歸責對方的結論
唯一能確定的是未來還會持續有地震

綜參幾位專業前輩的建議,我還是趕快找個結構技師協助一下,畢竟imcanon大說的樓板層間變位 或柱沉陷 應該是很嚴重的結果,若能早期發現對應,才好避免未來無謂的風險

再次感謝幾位專業前輩提供寶貴意見與說明

ps:流浪漢大大那篇文章 之前我有在留意
印象中該版主的鄰居不是有聯絡想要和解? 不過我覺得那位版主遇到這樣的事確實也是....

一個打雜流浪漢 wrote:
現況鑑定就是一個人...(恕刪)



這種案子只要照片收好,自然人憑証準備好,就填一填吧,這個處理速度很快,沒得談的,會拆到滿意為止。

全國違建通報比賽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