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管理費以戶繳納還是應該以坪數計算?

妳可能需要精算一下現有管理費,
這樣分析會比較清楚。
不知道社區住戶有多少?
有些社區管理費不含公共電費分擔,
有些大戶可能只住一兩個人,
對社區資源(即管理費)的使用佔比不一定比家裡5-6個人的高。
像有些社區某些戶使用兩座電梯。
有些是好幾戶用一部電梯。
這些對電費,保養費,以及日後換修電梯費用都差距很大。
其他垃圾處理,
。。。。
一大堆雜事,
都是靠管理費。
要算,
是算不清的。
用坪數算可能是占便宜了。
也可能用戶數算佔便宜了。
還有妳可能需要好好打聽調查管委會人員的底細,
值不值得跟他們磕到底?
社會很複雜,
追根究底會引發麻煩。
畢竟還是要在社區生活。
抬頭不見低頭見,
日子會很尷尬。
我來幫樓主出主意好了...看幫不幫得上忙

1.因為管理費收費標準是屬重大決議...出席率應以2/3 為標準...沒達到此標準...

可以30日內行文市府公寓大廈管理科反應...要求重新開會表決

2.遊說其它住戶不要支持此提案...因為未來的支出只有更多..不會更少

到時管委會沒錢換電梯或重大維修時....倒霉的還是住戶本身

3.放出遙言..說管委會大部份都是投資客...付不出管理費才要調降成按戶繳納

4.社區成本是否能夠支應? 當初建商規劃管理費收費標準不是亂訂的啊..

物業成本..清潔成本...維修成本...換電梯基金...都要考量下去啊...

不是現在有錢...就把現金吃光...那未來要修樓頂及地下室漏水...及更換電梯

可不要按戶數來分攤嘿....遊戲規則要先說清楚...



原本是一坪數收?最近才改成收一樣的?
如果是這樣基本上可以不理他,
原因樓上有人說過了,
暖筱芹 wrote:
請教管理費應如何計算或其規定?我住20幾年,當初建商說好的是按坪數計算,哪知管委會卻以戶同一價格收取,大小戶坪數差10多坪,對於上班族單身負擔大,且小坪數戶數少,對小坪數不公平,抗議也無效,因為大戶比小戶多,投票也不可能通過的,目前因為房屋愈老舊問題愈多,要求增加管理費,感覺又被剝一層皮,日前看電視節目提到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應以應有部分計算,燃起了希望,想問問大家是否有遇到類似問題,如何尋求解決途徑,請賜教或給予幫忙,是否有法院相關案例之解釋供參,謝謝!
房屋老舊,修繕費用會越來越高是不可否認
但是收錢的方式是用這種增加部份人支出的方式?不太妥吧?
你開會統一每坪多5元爭議都沒這麼大
調整費用一直是一種非常難解的問題

但你不預先處理,到時重大維修要跟每戶另外收錢時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都可以 區權會決定就合法 公權力才不管
至於公不公平? 除非一個社區只有一種坪數的房型 不然永遠都不會有公平的算法
我們住國宅,雖然有公寓大廈管理法,但也是以戶為單位收管理費,雖然差3坪但戶數少光舉手表決就輸入,所以住了20幾年的房子今年就賣掉……現在想想這個決定是對的。
我們社區就是以戶來收管理費,剛開始成立管委會時就是以戶來收,後來有人提出以坪來收時,卻受到大坪數屋主的反對,奈何大坪數屋主比小坪數屋主要多得多,所以沒辦法翻盤!不過我們是透天集合式住宅,管理費也不貴才一千三百多!
大戶只住2個人,小戶住5個人,哪一個使用了較多的社區資源?以使用者付費的原則來說,應該要照人頭數來收錢,而不是依照屋內坪數、戶數收錢

cinnamon coffee wrote:
大戶只住2個人,小戶住5個人,哪一個使用了較多的社區資源?以使用者付費的原則來說,應該要照人頭數來收錢,而不是依照屋內坪數、戶數收錢


同意,我建議照樓上邏輯

應該照每戶居住人口使用時數來收錢,一個青壯年一天可能只有12小時在家,而老人幾乎24小時都在家

家裡有老人的應該多收一點錢,你說這樣好不好?
摳阿拉酷柏斯 wrote:
同意,我建議照樓上邏輯
應該照每戶居住人口使用時數來收錢,一個青壯年一天可能只有12小時在家,而老人幾乎24小時都在家
家裡有老人的應該多收一點錢,你說這樣好不好?

躺在床上插鼻胃管的,幾乎足不出戶,幾乎都用不到公設,今天如果是以人頭使用者付費,為什麼他要被多收錢?而不是每天出門上班的年輕人要被多收錢?可見以坪數、人頭數來算管理費,都是會有問題的

其實這還可以牽涉到另一個問題,你購買的屋內坪數,與公設佔比,是否是連動的?也就是說,買了大坪數屋內面積的同時也被迫買了大坪數的公設?
如果當初建商蓋房子的時候,所有戶數的坪數都平均化,就不會有這種大坪數、小坪數管理費的問題了。以戶數來計費,反而是最簡單的做法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