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北市大同區一間大樓的房子,80坪開價5300萬,乍看價格不錯,仔細一看內容嚇了一大跳,因為坪數內含2個車位(近25坪),然後公設也將近25坪,也就是說主建物只剩30坪。竟然比我現在住的55坪房子,實坪40坪還小。現在的房子還真的是貴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真正要有點放在心上的是"丈量的方式",實際的坪數會比登記的要小一些,因為牆跟柱也算進來了,不過這個是所有的建物一致的標準,不會你的比較大而我的比較小的差別,下一步應該要改進這個,登記面積應該是要等於實際空間面積,所得即所見,要不然就跟穿著衣服量體重一樣。
還是那句話,這些登記的數字都是表面數字而已,看房子要注意的點是遠比這些重要的,譬如一樣的登記面積,室內樑柱的位置、大小,廁所的位置、就會影響格局,而格局會影響空間使用效率,無效率的空間就是多花錢而已,譬如兩個房子權狀差了0.5坪,就差在一間臥室4坪跟4.5坪,也許就是房間長寬各多個1、20公分,實際使用上是感覺不出來的,不過假如這個0.5坪是多在廚房的話,那就很有感了,也許可以多個中島出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