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大樓公寓建案變多,主因是土地被炒作得不像話。建設公司以這麼貴的土地價值,蓋出來的透天,他敢賣的價錢,恐怕沒多少人負擔得起。所以,只能蓋大樓才能壓低每戶的單價。
台南市(舊)範圍就那麼丁點,從北區到南區,才6公里長,蛋黃區大概就在這6公里方園內。住到6公里外也還好吧?開車或騎機車,不用10分鐘就到火車站了!當然,要沒塞車!不過台南除了上下班固定幾條路在塞,或是假日古蹟附近在塞外,都還算好走。......所以,住到安南區或是仁德、永康區,也還好!
我個人是覺得,到台南的蛋白區,用同樣的錢,甚至更便宜就能入手透天,絕對比在蛋黃區買那些貴死人的大樓公寓來得好。台南市區的街道小又雜,少有人行道,騎樓也都被侵佔,停車位也少,對行人和車子都不友善。又不是每天都在逛街!花太過多的成本住在蛋黃區的公寓大樓,我想也沒必要。
大樓的建材必較貴些,一樣是40坪的透天與大樓,大樓有公設要車位,新建案能住的大概5成5,不過透天也要扣掉樓梯一層3坪左右,
算起來實住差異性就少了些.
透天多為狹長型,前院停車式佔掉太多土地,車子還不見得可以遮風避雨,新加坡式建築主臥在三樓,想到就累,且現在大家增建又誇張,客廳通風採光佳的透天越來越少.
那我為什麼要選比郊區透天貴的市區大樓,原因不外乎醫院近,幼兒園中小學可走路就可到,高中選擇也多,公園綠地也近,大樓有些公設可以用,不過真的都是錢,懶得去公園有自有綠地可以跟小孩一起玩耍,總覺得身體會健康了一些,當然是因人而異,住電梯大樓後總是常被強迫運動的.
如果能選到完美的透天,我也想買透天,不過這種物件我可負擔不起.
阿華闐 wrote:
我住台中,市區可蓋大樓一坪土地60W上下(非七期),如果台南以關廟來比,台中大概像清水,土地15W上下,一坪土地可抵四坪,
大樓的建材必較貴些,一樣是40坪的透天與大樓,大樓有公設要車位,新建案能住的大概5成5,不過透天也要扣掉樓梯一層3坪左右,
算起來實住差異性就少了些.
透天多為狹長型,前院停車式佔掉太多土地,車子還不見得可以遮風避雨,新加坡式建築主臥在三樓,想到就累,且現在大家增建又誇張,客廳通風採光佳的透天越來越少.
那我為什麼要選比郊區透天貴的市區大樓,原因不外乎醫院近,幼兒園中小學可走路就可到,高中選擇也多,公園綠地也近,大樓有些公設可以用,不過真的都是錢,懶得去公園有自有綠地可以跟小孩一起玩耍,總覺得身體會健康了一些,當然是因人而異,住電梯大樓後總是常被強迫運動的.
如果能選到完美的透天,我也想買透天,不過這種物件我可負擔不起.
沒錯啊
像我們在北部的人
大家都是住大樓
有錢的人就住地點好一點
附近有公園綠地可以運動, 又有百貨商場可以逛街採買, 近捷運更好.
近捷運不是因為自己沒車開, 而是可以方便家人通勤, 有時候親戚朋友找你也方便.
不然看看連爺爺, 郭台銘, 台灣那些政商名流, 或者明星們
他們買不起郊區的"透天"嗎?
當然買得起阿
那怎麼大家都住大樓不買透天?
鴻海總部還是在新北市的郊區咧
老闆還是住台北市區的大樓
為什麼?
透天房子大
問題是現在都是一家3-4口人
那麼大的房子要幹嘛呢? 與其買太大的房子還不如把錢花在住市區大樓.
生活機能又好
又有人管理
買透天省管理費? 最好是你的鄰居都是抱持這種心態.
連2000快管理費都要省的人會是甚麼人? 這種鄰居品質會有多好?
說不定住個幾年就開始撿資源回收回家存著要拿出去賣
住透天你不怕小偷? 不用裝個中興保全?
還有透天很多都是那種狹長型的房子, 格局採光真的沒有很好
中南部的透天都是地小樓層高的房子
超級不方便
常常要爬到4-5樓去洗衣服
在台北, 最難賣的老公寓就是4樓跟5樓, 現在人懶得爬樓梯.
人家國外的房子一般都是二層而已
睡覺的房間全部都在二樓.
其他所有的東西, 餐廳廚房客廳洗衣曬衣全部都是在一樓
所以平常除了睡覺也就是一二樓移動
採光一般至少都有三面採光
台灣的透天回家之後可能是先衝上三樓放換衣服放包包再回到一樓看電視, 當媽的可能是二樓起床, 下一樓煮早餐, 再衝上三樓叫小孩, 再到一樓送小孩上學之後回來, 再衝上四樓洗衣服, 再回到一樓吃午餐, 再衝上四樓曬衣服
累不累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