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全球房地產泡沫真的危險了~

現在的人如果決定不生小孩,其實2房是很好的選擇,不用背太重的壓力,也不用犧牲太多的生活品質。
Bazooke wrote:



在哪? 台北嗎...(恕刪)



hi...在新北中和,隔條巷子是小學,離捷運站不太遠,大社區人住的滿滿的,所以要賣要租不難處理。
回正題,房價太高該回檔了,讓首購,換屋或資產族可以滿足需求,景氣總要上下循環好讓人上車嘛!
cjianku wrote:
現在的人如果決定不...(恕刪)


我身邊的單身同事們,多數都實領約6萬以上,
但是他們普遍不是台北人,多數都是外縣市的,

其中幾個住桃園的就是每天上下班通勤每天至少花2小時交通搭火車搭捷運走到公司
之前有一個住桃園的同事每天騎車約30分鐘車程每天來回花一小時通勤

其他外縣市的包含花蓮/台東/台南/宜蘭等地... 
他們在台北只打算租套房

基本上問過他們,他們不打算置產在台北,大多數都覺得台北貴
退休後搬回老家,一種是老家就有房子,何必再買?
甚至有些都獨生子,未來老爸媽的房子就是他的...
有家族留下的房為什要再買?

其實台灣很多年輕人根本不打算買房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繼承房子就好了啊...

很多年輕人都是來北部打拼,老了回家鄉置產跟退休

大多數的人提到房價高都是主要提到北市
我同事不打算買台北,他們也認為台北高價,
就算你叫他們買套房,他們也不願意,買來幹嗎? 
反正以後都要回家鄉

他們情願現在多存點錢,回家鄉養老
誰說養老要在台北呢?

個人認為真正會抱怨房價高的,大多數都是台北窮人... 你們說是不是?
因為對外地人來講在台北賺的錢,
以後去中南部買跟住可以住的更大更舒適
Bazooke wrote:
我身邊的單身同事們...(恕刪)


我聽過的都是老家在南部想住北部的年輕人在嫌貴~
以現在的房價跟收入比來說,直奔一折我都不覺得意外
樓主是小摩星的接班人嗎?FED有公告縮表速度了嗎?房地產崩之前應該股票會先崩,準備好現金等最佳入場點後一舉成就財富自由。
目前輸入性通膨錢變小實體資產怕會漲,但正在縮表錢會變大實體資產會跌,現在手上的存款要怎麼作啦⋯很疑惑
縮表開始到發酵需要一段時間,是讓先知先覺的人提早走人的好時機,台灣實質利率還是算不錯,央行不會快速升息,還有一段時間可以趕快重新配置資產。
qena wrote:
樓主是小摩星的接班人...(恕刪)



不是去年就公告了嗎


2018 年縮表總目標為 4200 億美元,分別為第 1 季 600 億美元、第 2 季 900 億美元、第 3 季 1200 億美元與第 4 季 1500 億美元。2019 年後,縮表目標將維持每年 6000 億美元,直到 Fed 認為資產負債表呈現「正常」狀態為止。



今年會收回4200億美元 明年開始6000億/年


這威力可驚人了


不然薪資都沒漲 房價是怎麼噴上去的?


當初靠著資金外溢噴上去 現在收回難道還會有撐?
aderek wrote:
台灣人40歲平均薪水...(恕刪)

薪資資料不準因爲勞健保扣繳的因素很多是以多報少。很多真的有錢人是沒有在報所得稅的。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