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專業人員會建議樓梯間比較安全,尤其是大樓,主要是因為一般樓梯間通常是鋼筋混凝土的牆壁圍起來的,一般剪力牆也都會選在這裡機率較高(不開孔不開窗的完整牆壁)。房屋倒塌時,這裡比較容易形成一個生存的空間。其次是,大地震時家具會倒塌,樓梯間照理講是不會有會壓傷人的家具,相對安全。但是真的發生會房屋倒塌的大地震時,搖晃之大應該連站立都有困難,而且會讓房屋倒塌的地震,是一開始就是最大震度,也就是會倒大概就是幾秒鐘的時間,逃難幾乎是沒有時間的。
一般房屋在設計階段會做地質探勘,有經驗的設計人員通常會選定在樓梯間的位置進行鑽探,因為這個地方是承受動態載重,在安全要求方面比一般位置高一些,因為地質探勘不太可能遍佈整個工地,一般建案都是一至兩個孔位去內差推算結果,所以樓梯間下方的基礎設計條件是相較精準的。以集合住宅來說,電梯的升降道會是鋼筋混凝土的構造,也不會規劃成管線間的牆面,承受拉力及剪力的強度高於一般的磚造牆面,功能跟大家很喜歡提及的剪力牆接近,當然也有升降道也有磚造型式的設計,但是很少就是,另外就是台灣室內裝潢再怎麼猛也不敢去打電梯間的牆面,的確在地震發生的過程中是相較安全的。
因為小空間裡有很多複雜結構,橫向直向縱向,例如紙張的強度不強,但是折過的紙張或是蜂巢結構就很強。不過樓梯間強也是相對較強,遇到足夠大的破壞力,超過臨界點了垮下來一樣GG,只能求命夠大,你的位置正好在夾縫空間裡。我觀察了我家的結構(透天),確實樓梯間結構比較好,因為梁柱牆密集,樓梯的寬度也沒有很寬,不是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