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訪問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婁光銘,關於住家若位於斷層帶應該如何處理,以下是我們的整理:
Q:如果住家在斷層帶,可以怎麼做? 「住家在地層錯動的位置,沒有辦法用結構的手段去克服。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快搬離。」台北市結構技師公會理事長婁光銘表示,因為建築很難確定是否在斷層帶上面,主要因為地表看到的裂縫,與地底下的裂縫,位置並不一定一致,所以很難確定自己在斷層帶上。
如果住家真的在上面,建議趕快搬離,因為地層的錯動,是沒有辦法用結構的手段去克服。但若住家在斷層帶兩側,可以請專業技師評估,你的住家可否承受斷層帶產生地震時效應的衝擊,評估結果如果需要補強,再請專業技師做合適的補強。
Q:如何得知自己住家在斷層帶? 真正的斷層帶在地表下幾十公里,地表裂縫與地底的斷層並不一定一致,如果說過去已經發生過的地表裂縫,可以作為判斷的依據,可是過去沒有發生地表裂縫產生,很難透過判測資料去推測將來會發生在什麼地方。
Q:從法令上可以做什麼調整? 可以根據調查結果,在畫定近斷層帶區域某個範圍內限制居住。也可以做一些公共設施,但最好不要有住家的存在,因為斷層帶周圍總是風險較高,不適合居住。
Q:政府有哪些針對耐震建物的措施,一般民眾如何應用? 依據統計,在921地震之前,沒有提高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的老舊住宅,數量高達562萬餘戶,這些建物耐震力較不足,是大地震最易受害的標的,若等待都市更新恐緩不濟急。
危險性斷層兩側100公尺內應劃為「災害型地質敏感區」 蘋果曾在九二一大地震後報導中指出,中央地質調查所副所長江崇榮認為,國內至今仍未明確規範斷層周遭的建築設計,一旦強震來襲,可能造成嚴重傷亡。
江崇榮說,未來《地質法》如順利立法,將請專家學者評估並參酌地方意見,將有明確危險性的斷層兩側100公尺內劃為「災害性地質敏感區」,並要求區內開發先做地質調查與安全評估,建物耐震度也較一般更嚴謹。
說真的若政客對於法令不徹底改變,只是一再的讓悲劇上演!一在的上演救援捐款行善!
若最後等你命沒了,你的存款只不過是一堆數字!
我們這一代經歷了921/331/台南'花蓮大地震!
還不知人無法勝天?
說句白的,就算101蓋在地震帶上一樣倒!
左右上下晃或許還撐的住,若剛好位於地層錯位處,101直接少100變1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