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2018房價再飆升 買屋更難了(不買以後千萬不要哭)

台灣不會像日本,也不會像美國,台灣只會是台灣,也只能是台灣。
台灣比較適合關起門來自己玩或等大媽來。

幾年來年輕人少一大半,在台灣的還一直往外跑,也不知道誰要移民來,期待看到台灣超越供需原則的炒房奇跡。
看多真的下去買來囤準備賺一筆的到底還有幾個
說的能騙人
身體行動可騙不了人
我認識搞房地產的
幾乎都看衰國內房市 往國外發展去了
(不是FB網路上那種騙你海外投資爛標的,是真的實際去看市場了解)
連建設公司的小開 也跑去越南考察(考察結果我就沒問了,我自己魯多了,沒能耐和興趣參加)

但是01上好像是另一個光景
雖然我個人認為現階段有些區域跌幅不明顯
但是要再創之前的榮光 甚至超越
實在機會渺茫
房地產離開一般人民可負擔水平太多
變成炒作投機商品
總有支撐不了的時候

sunnight123 wrote:
2018房價再飆升 ...(恕刪)


好的,就依你,不買。

sunnight123 wrote:
2018房價再飆升...(恕刪)


這種新聞都是真真假假 假假真真拉 實際是如何還是看市場需求吧
漲上去 拜託 最好都不要跌

*WANG wrote:
臺灣人口成負成長,...(恕刪)


建商和人家在賣房是賣給有能力或真的需要買房的人

畢竟外面買房子和能力很強的人還是很多的.....
購買力的問題,建商與政府早就幫你算好了,自己算下月入四萬的年輕人為什麼買不起房,原因不外乎奢侈消費,貸款買車月出2萬,4g通訊➕網路費2000 租房15000 吃大餐1萬其他奢侈消費行為ktv夜店等...
在算省點用 其實月可動用來買房的金額大概是2萬,以1000萬利息而言,大概是月出16600 房租的錢剛好抵償本金支出。
所以大格局來看 1000萬左右的房子比較好賣 買都市點的就小間點 偏點的就大一點,
車子不一定要有
吃不一定要大餐
但你總得要住吧!就算沒房你總要租 有租金收益支撐 房價很難跌
畢竟 嬰兒潮與少子化還在同一個世代裡,短時間住屋需求還是增加的,因為壽命延長了,人活著總要住吧!
是否想過老人生病要住哪
年輕人工作要住哪
小孩讀書要讀哪
其實 隨著觀念改變 就算你死守鄉下老家 
老了。你還是要搬到醫療 社福較好的都市
年輕人為了工作還是要往都市走
小孩為了教育資源還是要選都市受教育
以上總總 為什麼政府一直在都市搞都更,而建商卻仍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仍拼命蓋而房價一直下不來
arrem5104 wrote:
購買力的問題,建商與...(恕刪)


這樣說就倒果為因了!
小孩的生活教養費又安排在那?
壓縮的如此之下,又怎麼可能願意生育?
更何況用薪水的1/2(2萬)來繳房貸!
拿這樓樓主來說,生了一個後還敢「再」生?

低薪是問題所在,同時不對稱的房價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可以不開車,不吃大餐,不用手機如同你所說的總是要住吧?那麼相信你也認同「住」是民生必須,那麼民生必需的可以炒嗎?
漲阿!用力漲!

反正我早就買不起了,漲多少也不關我的事了!

早就放棄了!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