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dy12121212 wrote:所謂自住沒差 (?)...(恕刪) 不是自住沒差 是等到無奈…就下手了現在首購宅在台中 郊區一點 其實也不貴啦 …生活機能交通又方便 真的沒什麼差別…這就是為何台中郊區賣的那麼好 因為便宜又大碗呀…
路過喀 wrote:新成屋每月需求1萬棟,1年剛好需要12萬棟這算什麼變數?二手屋每月需求2萬棟,1年需要24萬棟591的16萬算什麼?是不是好產品才是重點吧 你說新屋12萬棟 加上中古屋需求24萬棟 這樣算起來交易量應該有36萬棟??但去年交易量才24.5萬棟 即使今年回升到26~27萬棟...相距仍有大幅空間 台灣自有住宅率86% 真有那麼樂觀??怕的是2014~2015年的預售屋交屋潮過後又算上建商趕在明年雨遮不計價之前過戶才勉強把數量衝高如果房價沒有一定幅度的修正 明年我看交易量大約25~26萬就很勉強了~~胡立陽:2017房價鬆動 2018將「邪惡大跌」學者的意見 今年(2017)建商有讓利換成交 印證了房價鬆動一詞至於明年起是否邪惡大跌 明後兩年很快就能佐證了恩 區域跟標的是很重要的 郊區會更郊區化容易淹水跟紫爆的地方優先避開就是了 別說投資了連自住的也會能避就避 最後不好賣呀~~分享 南部千萬以下透天又如同這篇 台南就有50個建案千萬以下透天 有好幾百間待售400~600多萬的不少 現階段還能看多的投資客 此時不買更待何時快把這幾年少掉的10萬交易量買回來 順便貢獻國家稅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