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ke speed wrote:台北市三房老公寓買...(恕刪) 一千萬内三房在萬華區有,所謂老公寓,屋齡就别想了,只要不漏水,不是海砂屋,再住個幾十年,等法令鬆綁,配合都更,再不行就繼續住。鋼筋混凝土年限是有的。至於爬樓梯這項就無解了。三樓爬樓梯個人覺得可以接受。bike speed wrote:台北市三房老公寓買...(恕刪)
只要雙北40年以上房屋強制大規模都更,就可解決高房價問題hahaaha wrote:改善北部市容、解決...(恕刪) 天才又出現了!所以第一個拆的是:總統府再來:媽祖廟.............在歐美40年是新房子,400年才算是老房子.
同一地點, 舊公寓都更後, 一樣居住坪數的新大樓屋絕對不會比舊公寓來得便宜. 你以為建商吃菜的嗎?30p舊公寓如果要一樣的居住空間, 大廈沒扣公設前至少都要40p以上. 每月還要繳管理費.都更後房價理應會更高. why? 不然舊住戶你要怎樣算給他.30p 五層公寓, 每戶地坪約6p, 都更後共15f, 每戶剩2p.建物的價值本來就很低, 可能現價 1/5~ 1/6 都不到, 剩下地坪價值,這也是建商最大取得成本. 但都更, 建商則無此最大成本要花, 他只要蓋房就好,多出 200% 的房都是建商跟政府賺走....看到了嗎?
imt000040 wrote:同一地點, 舊公寓都...(恕刪) 兄台講得頭頭是道,不如實際舉個例子來證明下。200%????如果能的話把提出個實際案例好嗎?順便提個算式證明下您所謂的不合理讓大家看到一下...建物的價值本來就很低???難到現在買房子是用土地坪數的單價買賣嗎??
joggy1014 wrote:兄台講得頭頭是道,不...(恕刪) 原5層舊公寓, 改為15層, 戶數不是多 2 倍嗎? 當然, 這是比喻, 非絕對,也可能10->20戶, 看地皮空間規劃. 一般於符合法規上來往上發展多樓層來增加戶數.1200w(30p) x 5f x 2棟 = 1.2e2000w(40p) x 15f x 1棟 = 3e(去看看台北內湖東湖區, 如果你想瞭解, 有些都更案)內湖成功金湖舊老宅, 50p土地,上有一棟單層約40p 建物(40年),建物建商拆折 300w, 土地市值約 7000w以上~
joggy1014 wrote:兄台講得頭頭是道,不...(恕刪) 再舉例 ...台北透天一棟要 4000w 以上,屏東透天一棟要 400w 以上,都用差不多建材. 那差快10倍價是在哪?地價是因地段來算地....你以為全國都統一地價?
hahaaha wrote:只是牽扯到利益!沒人願意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恕刪) 答案你都知道了, 還打那麼一大篇?? 因為利益, 開槍殺人都時有所聞, 你是主事者你不怕哦. 賺得飽飽的是建商, 官員公務員又沒份(吧?) 強拆民宅, 等一下苦主告上朝廷....不, 是法庭. 承辦人員被撤職法辦, 好不容易考到的公職沒了, 還要坐牢, 換作是你要嗎?? 政治制度不換, 無解. 與其等都更, 不如去買別處吧. ( 雖然我也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