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蛋白回到蛋白價、量體大的新興重劃區,不讓利,就會拉長房市盤整期~

小摩星 wrote:
921地震周年,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昨(21)日拋出震撼彈指出,為強化台灣建築居住安全,將修《建築法》要求30年以上老屋於買賣交易時檢附健檢報告,但為降低對房市干擾會分階段辦,初步選定供公眾使用或6層樓以上集合住宅辦理。他特別強調,不會因健檢不合格而限制交易。


懂了嗎?不會因為健檢不合格而限制交易。而是讓健檢制度使房價快速崩盤折舊到一折!!

我懂!而且這政策還在鴨子划水默默在做
交易要附報告有困難就從強制老屋健檢著手
這樣健檢報告轉個彎不就一樣有了嗎?
反正就是危樓您就甭買賣了,也沒人敢買
自住怕死,出租又怕被告過失殺人
"危樓橫豎都必需改建"~沒有一折
改建對所有權人如果還能帶來利益就更好了

小摩星 wrote:
全台確實直奔一折無...(恕刪)


林志穎4年前分享一張趣味光頭PS(電腦修圖)照,結果以侵權被判罰款162萬

你傻傻的還拿阿湯哥的頭像當標記

你慘了 好不容易存了幾年的買房頭期款 要飛了


小摩腥大大真的洗版洗得很認真

我覺得滿可憐的,一直關注在這上面跳脫不出這迴圈
老屋體檢...
這個議題在1年前提出要研議修法
1年了,進展如何或者它被封殺存檔

老屋才需要體檢? 不對
新屋比老屋更需要全面體檢
原來建商蓋的屋子是豆腐渣
花千萬元購屋竟撐不到30年
房子不只需查驗是否可以(使用)
房子更需要(體檢)確保使用安全
法規,建商拿到(使用執照)才能交屋.
要修法,必需(使用執照)與(體檢報告).

任何新屋,沒有體檢報告不準買賣
新屋公設,沒有體檢報告不準交屋
新屋房貸,沒有體檢報告不準貸款
(體檢報告)比(使用執照)更更更重要

退休老人 wrote:
老屋體檢...這個議...(恕刪)

確實!新屋更需要建檢,有跑過工地的就知道!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是老鼠屎真的不少。我自己看過幾個案場,名氣很大也偷很大 😫 。撇開房價不管,新屋舊屋附上鑑定報告,保障購買人或是原屋主都是對的!當然違規使用(隔成套房分租等)那是另外的事情了。
mimihan wrote:
2017第3季房市的...(恕刪)

我買房子已經有點經驗了。顏董或許是對的,但是台灣房市走向不太好預測,那些有的沒有的經濟理論很難適用台灣房地產市場。台灣地小人稠,都會區交通便利,在國外住宅區和商業區分的很清楚,出門採買都是開車,沒有蛋白、蛋黃、蛋殼的分法。老實說,我經歷過97年雷曼兄弟金融海嘯那一波,雙北地區是跌很慢、漲卻很快,台灣的房屋有店面、成屋建案、預售屋、中古電梯大樓、公寓、透天厝、農舍、土地、停車位等,不容易用單一均價價格解釋,很容易混淆,而且台灣的房地產市場太複雜、裡面牽涉太多龐大的利益糾紛,政府也管不動,國有土地標售和法拍可能是個指標。這些理論聽聽就好,台灣房地產市場不是某個人或某理論喊一喊可以影響的了的。


lucc543 wrote:
我買房子已經有點經...在國外住宅區和商業區分的很清楚(恕刪)


喜歡這句話,"住宅區和商業區分的很清楚",
交通改善及建設,台灣的住宅和商業的區分會越來越明顯

商業區主要居住人口,將會是單身者,家庭將會慢慢地移往相對的住宅區


life2018 wrote:
喜歡這句話,"住宅區...(恕刪)

我也超認同,「住家及商業區」分別的越來越清楚。台灣的國土計畫法放了快50年終於再前年又開始讓那些立法委員想到了!
oculata wrote:
蛋黃蛋白早混在一起了...(恕刪)

不是蛋白 蛋黃混在一起,而是新北生活機能已經發展起來,而台北卻無法吸引國際觀光客又面臨年輕人口外移,所以才有蛋白 蛋黃混合感覺。如果台北降價,新北可能面臨更大的降價壓力喔
不需建商讓利,只要公平合理成交價.
建商有利潤,消費者買的起,自然成交
如何出價? 我教兒子用實坪制出價,公平合理.
自己帶量尺現場測量實坪xx坪,車位價xxx萬
現場觀察設施品質=(格局)(電梯)(造型)(中公)
房價=單坪房價x室內實坪X設施品質+車位價
合簽約購屋,我支付頭期款,不合再看屋.
https://goo.gl/vApdNS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