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買房選擇要素排序

哇~~
各位購屋皇上的差異性還真的蠻大的~
連自住客都想買房住個10~20年還增值
那房價怎會跌?大家都想穩賺不賠
用膝蓋想...你住了10年的中古屋想用入手價賣甚至還賣更高
那同區域的新成屋你覺得要賣多少才合理?
買房總想買便宜,賣時都想賣好價...人性啊

freesia-lee wrote: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恕刪)


1.實際坪數
2.周邊機能
3.高低樓層
4.窗外景觀
5.房屋價錢
6.社區管理
7.未來增值
8.公設設施
freesia-lee wrote: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
1.房屋價錢
2.周邊機能
3.公設設施
4.高低樓層
5.窗外景觀
6.實際坪數
7.社區管理
8.未來增值...(恕刪)

怎麼我最重視的,8項裡面居然沒有。
耐震結構。(樑柱和水泥是否有偷工減料,或結構牆被破壞)
防火設施。(防火設備或通道是否被佔用或阻塞)
左鄰右舍素質。(笑臉還是臭臉,佔用違建或鞋子亂擺情形嚴重與否)
happywork01 wrote:

怎麼我最重視的,8...(恕刪)

哈哈哈!
Sorry~
不過這個問題應該不必問大家都會擺第一
誰會想要買黑心爐O屋或紙片房呢?



我的第一考量也不再裡面呢,我的第一考量是交通
要交通方便(基本上是算捷運)又在預算之內的開始找
再來是環境(髒亂吵很介意,還有安全),再來是實際
坪數,格局(很重要不然裝潢會多花一大筆錢還不一
定能改)採光,其實如果以上條件好的話基本上應該能保值
(不過要考量未來五年到十年會不會變),

p.s實際坪數其實是最重要也最不重要的,因為人的韌性很大的
沒錢蝸居也可以,有錢再大去享受(但整理跟裝潢可不容易),
所以坪數應該會是在預算和地點之後去考量的(一點經驗分享)
我的第一考量也不在裡面

風生水起好運來,座向格局和屋主的命盤才是最重要的
買房第一個,一定是地段
物件蓋的普通,不要太爛,地段好成交價還是很高
地段70%-80%
1.房屋價錢
2.周邊機能
8.未來增值
5.窗外景觀



物件本身條件
3.公設設施
4.高低樓層
6.實際坪數
7.社區管理
8.未來增值

補充: 建商品牌


舉例: 國泰建設,都會比較貴,但是好的地段,確實有加分,但是普通的地段,就還要比較貴,說真的,我覺得那真的沒什麼意義性
當變成中古屋要賣的時候,其實顯少人會去買單
clairesan wrote:
我的第一考量也不再裡...(恕刪)


謝謝您!
交通、環境有點類似機能了
住在荒山上一定得自己開車才能下山
週邊也沒有店家那肯定就是機能差了!
格局當初本來想列的
但後來想想這個因素是金錢可以改變的
除非特殊需求(屬於個案較不成大數據)
否則上述幾個選項多是無法人為異動的條件
或是要時間很久去等候(例如機能)
iloveonewsky999 wrote:
買房第一個,一定是地...(恕刪)

謝謝!
問個題外話
所以您不會選擇品牌建商嗎?
例如同一條路上一般住宅或是名家建造?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