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解鈴還須繫鈴人,政府解掉房地合一房市才有曙光

房市當經濟火車頭這句才有問題,炒到最後沒人接就是套

sunnight123 wrote:
交易量掉成這樣,我想主因是去年房地合一執行後,投客退場不投資,來不及跑的套套被凍結,之後網路一堆神人看哀少子化加空屋率,導致真的想買的自住戶,也被比喩成接刀不敢買了,在這種交易量的氛圍來看,房市真的是被打趴到爬不起來了。

只有房市趴
房價沒趴
其實沒甚麼關係
因為影響的只是少數人
那些靠交易抽傭的人
有房的資產還是在的
沒房的還是買不起

等到房價趴
房市自然回春
yingdan wrote:
房地合一還不夠,聽說準備要實價課稅了...(恕刪)


水...
交易實價課稅

然後.
就是持有稅調高.
每年的地價稅房屋稅再調高稅率

空屋稅.空地稅調高
建築執照限定建築日期期限..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sunnight123 wrote:
交易量掉成這樣,我...(恕刪)


怎嘛
急了是嗎
找不到人脫手嗎
真是可憐
一折跟你買可以嗎
緑茶、麦茶、ウーロン茶、でもやっぱり〜あきちゃ

doggies wrote:
主要是分配不均看路...(恕刪)


有沒有錢買車和房地產價格何關?

晚一年買省下的錢可以買一輛全新的車, 何必現在接刀子?

買儲蓄險雖然獲利不佳至少保值, 買定存股除了股利,有時候還能賺股價, 現在買房除非錢太多想做善事幫人解套...

因為20年內不會有房屋需求,近幾年來買儲蓄險及定存股,每年獲利下來, 20年後再來撿便宜, 可能不需要本金就可以買好幾棟,現在除自住需求投資房產的, 20年後房屋價直剩多少? 當土地及房屋變成負資產時, 再來看房屋保值的神話會不會破滅...(經濟難以起色, 稅源減少, 房屋及土地稅是最易取得的, 比起增加消費稅容易些)
現在國人年收入多少? 房價這麼高跟收入根本不成正比 現在買等於辛苦一輩子換來一間房

沒房不敢結婚 背沉重房貸不敢生 生育率低 惡性循環 不用在那邊說什麼不爭氣

現在的受薪階級 富二代靠爸族不說幾個買得起 炒房對國家經濟沒有實質幫助

把價格往上墊高 看誰是最後一隻白老鼠
看起來就是一個窮人,對一堆人發表他的真知灼見
對大家循循善誘,諄諄教誨
你們要是不聽我的話,以後就會跟我一樣窮,因為我是個有遠見的窮人

順便威脅一下,你們以後財產會是一折
不過不是賣給我,因為我也買不起
把持有稅,空地稅調高
持有成本增高不會讓房價降低,最多是進貨成本變高,將來賣更貴
另外量多價跌不見得會讓房市降溫,只是讓財富分配更加極端
,想要讓房市下跌,建議還是減少炒作空間.
不要增加持有稅,免得把資源都趕到財圑手裡.到時更慘..
sunnight123 wrote:
交易量掉成這樣,我...(恕刪)


一切都是為了錢

可錢是會跑的, 而且是越多的錢越會跑
郭老闆不就示範給小英看了嗎,一個不爽一百億美金說走就走。

在台灣,唯一跑不動的大筆鈔票就是被騙進房地產的。

政府之所以搞出一堆房地合一、實價登陸絕不是吃飽太閒

接下來台灣要廢核、要綠能、要年金改革、要長照、要強化軍備
這一大堆窟窿就全看房地稅了

而房地稅中最有課稅空間、體量最大的就是持有稅
特別是多戶持有者或大地主等更是政府眼中的大肥羊....

跑不掉、賣不出、撐不住
最後真的吃到的就是財團與政府

政府實際能收稅,還能獲得民意支持
財團雖然短期帳面難看,但他們可以實際拿到房與地
等下一波再撈個過癮

典型的雙贏.......




kuobill1234 wrote:
把持有稅,空地稅調...(恕刪)


持有成本增加房價更貴?

持有成本高, 房子就變成負資產, 這種產品要賣高價? 除非台灣增加大量人口, 供給量不足, 否則不可能發生.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