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是供需平衡問題,成本祇是因素之一,價格絕不會是成本加利潤來決定。否則不會有些行業比較賺錢,有些又大賠錢。你想想少子化後,人口老化,經濟會成長嗎?東西要賣給誰?東西會賣的多嗎?因爲賣的少,所以要加價賣,以確保總利潤不變,這在競爭經濟下是行不通的。所以未來內需經濟會萎縮。
少子化是假議題,未來會有大量祖國人來台掃房。現在不買房,以後房租要付人民幣。雙北 -台灣首都,有錢人擠破頭搬進去 -房市井噴桃園 -人口增加-房市井噴新竹 -科技業集散地受薪階級平均收入最高-房市井噴台中 -台gg擴廠-房市井噴彰投 -台中房市高漲帶動周邊房價 -房市井噴台南 -台灣京都觀光勝地-房市井噴高雄 -幸福城市全台第一條輕軌-房市井噴其他地方 -有錢人退休住的鄉間大坪數豪宅-房市井噴結論:今天高點明天低點,如果不是手上都沒現金我早就進場掃個幾棟了。
你有空可以幫蔡英文思考看看中華民國在台灣總人口設定目標是多少?人口目標設定好之後,政策才知道如何擬定,建設才不至於浪費.打個比方,如果人口目標設定5000萬人,那麼房子交通教育就會明顯不足如果設定為1800萬人,那前瞻建設等就是浪費少子化浪潮不會只有一道,以後很多人不婚不生死後財產給兄弟姊妹的小孩所以以後的小孩一出生就註定有房子,那還需要奮鬥個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