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請大家分享,白手買房的經驗

最近才剛買了第二套房,1400萬左右

因為是預售屋所以二成的頭款最近也是繳得要死

最近快交屋了,剩最後一筆款

辛苦是肯定的,別人在出國玩,我在台灣玩

至少在交屋前我沒辦法揮霍,但是頭過身就過

我相信辛苦是會有回報
我們也是白手起家,買房前不只租房子,拿錢奉養父母,還有孩子。
因為不是買在雙北,所以勉強還負擔得起。
記得買房時,兩人共通戶頭只有剛好繳交頭期的費用,私房錢都剩不多了。
因為買新成屋,還得繳交一筆外管費,兩人戶頭的錢已經低於安全水位了。
當時的壓力真的很大,更別說買家具跟裝潢冷氣那些,完全沒有預算。
但是新成屋至少要裝燈吧!買在頂樓房間至少要裝一臺冷氣吧!房間也要有窗簾吧!還好冷氣朋友幫出一部分,窗簾有人拆舊的給我們用。家具先前週年慶有買新麗屋的床跟沙發,所以不至於沒床可睡。
其他的東西,如果急的就買租房子在用的等級,總之先撐過那段日子,有錢再慢慢處理。
所以我家從一開始家徒四壁,東西堆滿地的狀態,6個月後裝系統櫃,8個月後買餐桌,12個月裝全室冷氣,13個月裝全室窗簾,一切都是慢慢來的。
當時聽從朋友的建議有用寬限期,所以本來房租1萬多,利息反而還比較便宜。
回顧這段日子,覺得喜歡的房子不容易找到,也不容易買到,如果真的很喜歡,又能夠負擔是真的可以買。因為即使現在房價跌,沒有人釋出也不可能買到我們這棟了。(當初買房有問過神,聖杯才買的。)
但是像我們錢剛剛好又已經入住,就不可能再裝潢,冷氣也沒包管,天花板的板模跟撒水設備都直接裸露,如果買第二間我應該會存多一點再來買吧!
如果是第一間的話可以先買起來,存錢比較快嘍!
ps,聽過有人先買房,但是搭個帳篷在裡面住的,我家還不算克難啦!
樓主指的「現在」要不要界定一下?
例如2014以後
不然10幾20年前的白手起家也拿出來分享~沒辦法拿來參考
另外有個疑問~樓上有人住家裡存自備款
這樣到底算不算白手?
t100390101 wrote:
現在是否真還有不靠父母,長輩的支援,靠自己買房的人。...(恕刪)
我覺得買房就是一個想法,如果目前環境房價很高,何不換一個房價低的地方,台灣其實很小

原本在台北工作,自己沒有任何後台,自知很難在台北買下一間房子(除非是40年以上的2房公寓)

所以換了工作就離開台北,知道自己的能力後,就鎖定一些平民住宅即可(大約一坪15-20萬)

剛好頭期款夠就買了,裝潢也是簡簡單單,盡量買現成家具最省,不要找木工裝潢一大堆東西

我的想法很簡單,現在利率很低,每個月的利息費用跟我租房子租金差不多.....幹嘛不買房

我當初買房的想法就是不要買到太偏僻的地方,裝潢很簡單,萬一未來撐不住還可以脫手就好

有一天如果我壓力太大負擔不起,我就立刻把房子賣掉,賣價=買價+土地增值稅+50萬(裝潢和雜費)

最多就是賺回裝潢費用,當然如果行情不好,50萬也是可以犧牲,想像是這幾年租房的租金

當作人生一場夢,至少曾經買過房子,撐不下去只好繼續回到租房人生,撐過去就是買到一間房子

萬一房價狂飆,我就脫手順便再撈一筆,對我來說,買房只要能住5年,最多慘賠幾十萬當作租金

撐過5年大概也就知道有沒有能力還房貸了,都想到這樣了,還不買房嗎?????

所以....我認為白手買房沒有這麼可怕,台北買不起就去台中,台中買不起就去台南

再買不起就去新竹苗栗...等,台灣就這麼一點而已,交通又方便,到處都可以找工作

我也有朋友去彰化,花東定居了,年輕時的想法總是愛比較,誰誰誰住台北台中,好棒喔....

他們家附近甚麼都有,機能好棒喔,好羨慕喔....過了40-50歲,當初離鄉背井的人可能貸款還清

也許房子比較舊,但已經在享受人生,而當時不自量力,堅持住五都的人還在為房貸打拼.....

我的結論就是....只要頭期款夠了,未來貸款只占薪水一半,萬一撐不下去又方便脫手

後續裝潢簡簡單單,就差不多可以買了

t100390101 wrote:
白手定義頭期款,裝潢...(恕刪)



我個人的經驗是。996年買房。那時貸款還可以拉到八成以上。
我買總價六百五十萬的透天厝。
頭期土火弓人只有近一百萬。貸款550萬

每月繳35000
我白日起家。完全靠自己。之前還幫父母遇一些負債。所以存近百萬中還有一些是調頭寸。等後頭的定存到再拿出來還。
然後,就開始借錢過日子。週轉。
因為。買了房子才發覺後頭要花的不少。
裝採光罩、鐵皮屋、小修改房、買店的設備子(中古屋)
三年間又花了一兩百萬。
所以一路借錢過日子。負債加貸款約都在六百萬左右跳來跳去。
現在還貸款到今天已十一年了
還有不到九年。負債變成了近百萬。不過房貸剩三百多

可能還有希望活下去吧。說真的很累人。如果不行我就把房子賣掉。現在價值有破千萬了。這是我最壞的打算。
不過若還清,我想。給年輕人一些建議是。
買房子一定要詳細評估。因為光剩下來的錢可能遠比父母幫你的還要多。
例如:
竹手戈竹旳房貸利息光兩間的差距一年就有四萬塊。找房子時我也找了兩年。其中有些真的貴到不行。光臨近的兩公里內房子。價差就有一百五十萬左右。「後來知道成交價的結果」(同一間給我的價格與最後成交價相比)
所以,買房是有很多門道的。
千萬不要衝動。因為你浪費的錢可能遠比你想像的更多。這是我的經驗。
有人可能會問:怎麼可能差那麼多。
然後自己找一堆解釋出來。
不過,請相信我。這都是事實,我無法一一的將過程詳述
只能說。賣房子的很黑。貸款銀行更黑,幸好我遇見的土水工程與工程是大好人。讓我省了不少錢。不然買房子一定會跑路。
所以我才常跟別人說:我可以買房子不是我自己利害。真的是很多貴人幫忙的結果。
供大年輕人們參考。
收入要大於本金+利息的攤還即可購屋。
其實年輕人應該專注的不是買房
是如何提升自己賺錢能力
這才是重點
有了錢
買房就不是甚麼大問題
ake999 wrote:
我去問問 爸爸 與 ...(恕刪)


我相信一代一代問上去,總會問到白手的經驗,不過希望能分享自身經驗哦。
25歲前,全家搬過10次家。早早立志要有自己的房子

SARS 前一年買房
總價360萬,自備80萬,貸款利率是郵局2年定存,聽說史上最低
權狀35坪,實際約26坪,3房2廳
火車站,北二高,近2年會有捷運站要走10分鐘
萬坪公園,環河腳踏車道,國小在巷口,國高中過馬路

買啥都一樣,就是 「量力而為」
每個世代有它各自的難題,人生起伏必然,要樂觀看光明面
說的一嘴股票房地產經,這類渣渣,我一律避而遠之



t100390101 wrote:
我只是有感而發,我相信人人都想買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但房價使大家卻步,現在是否真還有不靠父母,長輩的支援,靠自己買房的人。


房價並不是令人望而卻步
而是低利率時代
資金沒有出路, 有點存款的人都去了股市跟房市
放在銀行有甚麼用?

台北市買不起就買新北市或者買基隆
基隆新房子一坪10幾萬而已買不起就買基隆的公寓
存個100多萬, 買300多萬的房子, 貸200萬, 一個月連本帶利一萬初吧

還是100多萬都沒有?
沒有要自己存阿
20幾歲大學畢業, 到30歲沒有存100萬只能怪自己太愛花錢.

一個朋友工作失敗, 無一技之長, 只能開計程車, 每天扣掉油錢吃飯前淨賺2000才回家.
這邊卻一堆沒用的人,
10幾歲別人在讀書他就在"享受人生",
20幾歲別人沒日沒夜的加班工作, 他還是在"享受人生".
30幾歲別人開始享受人生了, po新房開箱文, 他開始酸了, 開始怪房價高/買不起.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