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我是醫生,我"現在"不買房,系列文章第一篇:一般民眾購買房屋容易陷入的心理陷阱

jzic wrote:
拿房子跟車做比較是不太適合,但是炒作房子的時候,一堆快變危樓的老公寓也被房仲炒的跟隔壁豪宅一樣價錢,這就合理嗎


前幾天才看過一間幾十年舊公寓,沒有維護就算了,屋子內有滿地的蟑螂,陽台還有狗屎。
單價居然跟附近新的電梯大樓有得比。呵呵。
不要講二十年啦,
敢買下去然後認為十年後脫手會賺或持平的就可以進場,
現在很難,不太樂觀。
房價過高是沒錯,

但拿車跟房子比,似乎不太洽當,

30年前的車子,絕大多數已經沒有價值了,

但30年前買的房子,絕大多數已漲翻天了

liang1137200 wrote:
房價過高是沒錯,
但...(恕刪)


這樣比喻的用意只在於,我們常常被教育,出價絕對不能低於賣方當年買的成本,因為沒有人會賠錢賣。
但試想,憑什麼你當年買1500,我今天就不能出1000,更何況這1500大部分時間根本是騙你這個盤子喊出來的價格。
憑什麼中古屋房價不能跌?你只是中了價格框架!講出一個價格,框架你讓你覺得你的出價一定要高於這個價格,
房仲用的其實是心理學的框架原理,
就好像你在很多務實看跌的文章都會遇到固定的幾個帳號出來想帶相反的風向,他們想利用的是從眾原理。但事實證明,愈來愈沒有效果了,
不要理他,把他當笑話看就好了,不是嗎?

賣方賠錢關我什麼事,我房貸要背20年又有誰會可憐我呢?
如果你是一個要買房子的人,請你捫心自問,當房仲使用框架原理,告訴你賣方當年買多少,你會不會上當依這個價格往上加呢?
如果你會,你真的要很小心。
就是這樣的性格會讓你的競爭力流失,政府有規定賣方一定不能賠錢賣嗎?
我們年輕世代生活環境已經比老年人嚴苛了幾十倍,如果你不夠狠,註定要住進高房價的監牢裡,
二十年後,你懂得理財的同學累積了比你更多的財富,也有了房子,而你,是剛出獄的房產更生人,
這差別,可能只在於他比你晚了幾年買房,同時,他不為房仲話術誤導勇於出價。
請勇於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不屈就一時的衝動,等待更好的時機,你的人生將會徹底不同。

docvincent wrote:
現在,聽到這句話的你應該知道這是一句幹話了吧!


請樓主提供台北市十五年前的全新大樓一間給我

我要求不多15年屋況
40坪上下即可
當初一坪30萬
現在我一坪20萬跟你買
賣我我就相信你不是在講幹話


cobrawu wrote:
拿車跟房子比,樓主還...(恕刪)

我想你應該跟台灣房屋總裁一樣,急了吧?
我實在不太明瞭為什麼一直有人要出來戰房價會下跌的文章?
人性不是貪小便宜,尤其台灣人最喜歡強調CP值嗎?
那房價不是應該越便宜越好,這樣才有機會買到物美價廉的物件?
所以我只能假設這些出來戰的,大概都是業代了,
要不然,你們喝星巴克,都是不挑優惠時段去喝的喔?
docvincent wrote:
房仲:這間房子屋主十...(恕刪)


完全同意, 當房子變成投資商品, 有漲就有跌, 從2014高檔不就開始下滑了。
我還以為醫生頂多煩惱店面的問題呢....
樓主說的也不無道理。
言論自由也沒所謂對錯。
尤其是在投資這區塊,大家都看得準,大家都是總裁。
這也是投資風險所在!

最同意樓主的一句話是:自己的人生自己負責。

我預計在近期買房,只為了給小孩一個穩定成長、安全舒適的空間。
雖然買了會被房貸束縛20-30年。
但,並不代表我自己以及收入不會成長。
或許我天真樂觀,又或許我不會著想。
但,人不就是在不斷的選擇中學習成長。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