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高房價造成的少子化 炒房到底是興邦還是誤國呢

五木拉麵 wrote:
前後好像有點矛盾吧...(恕刪)

他的意思應該是 為了生小孩 犧牲了買房 只能改用租的
如果同樣收入的 選擇了買房 就得放棄生育 為了買房當頂客族


而台灣薪資中位數是4萬 而南部很多22k(有些違反勞基法的先不算)
算夫妻2人6.2萬好了(老婆暫抓22K 因為要準時下班帶小孩不能加班
有些甚至得專職顧兩個小孩 否則得負擔請保姆的費用)

6.2萬扣掉兩人食衣住行通訊 瓦斯水電費 再扣掉小孩的生活費 奶粉錢等開銷
(台南高雄一胎僅補助6000元)
每個月還能剩下多少錢買房?? 更何況有些艱辛的連雙方所得都不見得有6.2萬(尤其專職的家庭主婦)
每月還能剩1萬多租房就很不錯了

所以在很多一般的受薪階級 買房跟生育只能是二選一的選項
這還要另一半肯跟你吃苦結婚付出(更多女伴寧願選擇不結婚) 要知足感恩了

這還是南部房價稍微親民些的狀況 中北部可能更慘
萬一遷都 如果薪水沒跟著調整上升(目前勞工局不怎麼勞檢的)
而假若只有房價上漲 說不定未來連租都租不起 還得往偏鄉跑 造成通車不便
(我以前有認識的 買在宜蘭通勤臺北 因為說真的買不起台北的房
首都的高房價 不見得是人人都樂見的)
月幻星空 wrote:
目前106年大學學...(恕刪)


目前我有3個房客都沒結婚,最小好像31歲,最大好像44歲,我問他們為何不結婚,答案不是沒錢就是找不到對像,也有客人說買不起房子所以不想結婚,發現很多都跟經濟有關
月幻星空 wrote:
他的意思應該是 為...(恕刪)

歷年出生率
台灣出生死亡人口數 & 六十年趨勢

歷年房價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images/pic0106-023-a03.png
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Editorial/publish-165.htm

比對歷年的出生率跟房價之後 就會發現
其實這兩者是沒甚麼相關的...

台灣的人口結構 其實就是出生率一路下滑
在房價起漲之前 就已經開始了
五木拉麵 wrote:
台灣出生死亡人口數...(恕刪)

你要想 剛出生的人會有能力買房嗎??(正常自住買盤是新婚夫妻要買的)

通常買房的新婚夫富 多數會是大學畢業後 已經工作 有能力且有需求的
所以如果要抓買房的自住需求 大約抓大學學測的人數 往後推8~10年左右差不多
大學讀4年+工作3~5年後結婚(男生加上當兵一年 以後剩4個月)

也就是106年學測人數12.8萬 可能是未來8~10年後的購屋主力
(而且要算2人結婚買一戶 名義上12.8萬 但8~10年後自住買盤可能不到10萬)
反應到房價上 就會慢上幾年

月幻星空 wrote:
他的意思應該是 為...(恕刪)


目前高雄租屋環境,我就想不通怎會有人租。
房租六千的房子,試算房貸同樣只要6000。
雖然先拿出三成,但日後怎麼跌,也不至於拿不回五成吧!
所以直覺租屋的有可能有問題,可能拿到一個月租金兩個月押金,然後被白住,以後要請他離開,還要付出更多更多才請得走。
因此我換屋,舊屋賣不出時,都沒考慮過要出租,風險有夠大的,看過太多悽慘的包租公,因此常跑法院的有,而做出衝動的事情後被告,賠掉房子的也有。

都能租屋了,不能繳房貸?!
月幻星空 wrote:
你要想 剛出生的人會有能力買房嗎??(正常自住買盤是新婚夫妻要買的)..(恕刪)

你從人口紅利來談房價漲跌 我還能接受

但請你去看看我貼的那兩個網頁好嗎?

台灣出生率的下降 比房價上漲 早了1~20年
那主要是人口結構的問題

月幻星空 wrote:
他的意思應該是 為...
所以在很多一般的受薪階級 買房跟生育只能是二選一的選項
(恕刪)


我就能兼有。
我家庭收入,只高過低收入戶一點點,差點能領補助。
應該明年條件提高,而我沒加薪,就合乎申請了。
我能兼顧別人不能。

還不就是自己預設要買的房子太貴!

一堆一百多可以成交的,去看屋看看啦!
一定要新的?!過分喔!
但是現在就是跌到可以讓你這麼過分,高雄兩三百的新屋也有!
說真的(某樓),別說因為房價高就要別人去其他鄉鎮去!
又不是一人飽全家飽!
假如父母離異或喪偶,小孩上學要人帶,之類的家庭問題.......
誰想花近千萬買又老又爛的房子!

問題如果這麼簡單不如限制一人只能有一間房,人頭戶沒資產名下不得有房,這樣好嗎?

你好運做的到?要不請去離島(假設)看看能不能過下去?
有些職業就是有區域性!
yu0556 wrote:
目前高雄租屋環境,...(恕刪)

這可能就要看看我另一篇文章的分析了
用買賣房及租房的資金 去推算應該買賣房或租房的抉擇

剛性需求的話要有房可以住 至於租或買
之前就講過 房屋上漲期間跟房貸租金比2倍以內可考慮買
(20~30年月付房貸租金比 1倍 2倍 3倍的選擇)
1倍原則上選買房:如果是月租1萬 房貸也1萬 當然選買房 除非你覺得未來房價跌過半
2倍原則上要衡量:如果是月租1萬 房貸是2萬 那就有得衡量 因為有持有稅(大樓還要考量管理費)
3倍原則上選租房:如果是月租1萬 房貸超過3萬 那就買不如租 錢留下來比較划算
除非能確定房價是多頭市場 能蓋掉折舊貶值的風險 才可以買到超過上述評估

剛好房貸租金比3倍來 身邊就有個例子 可以舉例一下
若選擇租屋
而省下來的錢 可以拿去買儲蓄 我朋友就選擇租房1萬(月存約2萬 年存24萬 6年存144萬)
原本同樣標的 買房需要600萬(需月付3萬)
於是他決定用租的 把省下來的錢買了144萬保單 最近剛繳完2.7%的6年期外幣保單
正準備年領3.8萬左右(等於一個月多了3100元可支用)


當月存2萬 存個20年後有480萬加上年領2.7%利息過12萬(若不用掉本金480萬的話 就可繼續領)
到時他再看要換比較新的房屋租(原本租的地方從10年變成30年老屋了) 每年還多12萬左右可用
或者是考慮退休後去鄉下買屋 給大家參考看看
不然等到下次循環向上時再買也可以(現在走了12年多頭 才剛要開始下修 有得等了)

從77年開始有趣的房價歷史新聞
記得景氣會循環 現在才剛開始往下... 說不定越晚買越便宜(至少這2年已是如此)
有些一年就下修個50~100萬
==============================================

當然 我也遇過22k 每個月扣掉勞健保剩2萬 再扣掉生活費 水電費 手機費等等
能使用的錢剩下8000元 而且家裡收入不高 以前還使用就學貸款(家裡頂多幫忙還些貸款)
別說頭期款3成 連1成都拿不出來 最後當然只能選擇租屋的 非不為也 是不能也

附上南部低薪新聞
面試5公司就4家沒勞健保3家不到基本薪資22k 南市府說會查


absmen2002 wrote:
說真的(某樓),別...(恕刪)


對啊!
要人離開原居地也很不合理喔!
但怎不見這些人一起出來呼籲遷都?

要北部降價,遷都最快了!
比什麼打房政策還有用。
還不會造成偏鄉被打到過低的副作用。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