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房價下跌進行式,不過是剛剛起步罷了.....


P02209S wrote:
套套、多多表示不予...(恕刪)


很多人至今還搞不清楚為何會套牢,如何能評論?
有金融模型研究顯示2017年下半會有股災,到時房市只會雪上加霜。
先把錢存好,等跌到底時再來進場看看什麼可以買。
房市要好難度很高,少子化是全球趨勢。
而且未來的世界,有形體的資產價值(硬體等)一定是下跌趨勢。
別急,才剛開始下跌而已

麥克廖 wrote:
別急,才剛開始下跌...(恕刪)


魯蛇看不懂趨勢,套牢是應該的
補上一張圖,看得懂就明白為何我說"房價下跌進行式,不過是剛剛起步罷了"


yu0556 wrote:
哪是剛起步,早就跌很...(恕刪)

看開一些...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房巿本該回歸到 居住的功能。

恬適生活 wrote:
補上一張圖,看得懂...(恕刪)

有沒有一種可能,當房價下跌時,精華區的房子慢慢的慢慢的..被20%的人收購,另外80%的人不是被迫往郊區居住,就是跟那20%的人租房子..... 是M型化社會的寫照嗎!
還在少子化恐嚇人,出門吃飯,人多到爆滿,年輕人多,排隊排到生氣,以前人囗不到二千萬,現在多了好幾百萬,都往市區擠,維持平盤就很難了,還想它爆跌?

月幻星空 wrote:
沒有人口數 別說房地產了 百業都會蕭條呀~~
(恕刪)


很可惜大部分在房產版的人主動忽略此問題,甚至找了很多有趣的論點想推翻少子化的影響。

leo78788 wrote:
還在少子化恐嚇人,出門吃飯,人多到爆滿...(恕刪)

這個現象是消費習慣及產業變遷的影響,
過去農業工業社會時期,外食人口本來就不多,
消費得起一餐幾千到一萬的大餐,不代表買得起房地產或扛得動房貸!

您可以分析以現在台灣財富掌握在哪個世代來觀察,
到底是30-40歲、40-50歲、50-60歲、60-70歲,
能控制的財富較多,而其所得大部分來自近10年或10-20年前,或是更早以前。
希望政府振興房價的人,無外乎是賣了舊屋,搞大槓桿買了新屋後才發現,房市一直跌,又怕銀行收傘只好一直喊多喊高囉😆😆。
不願意去面對真實面,少子化的影響。都只希望房價翻倍,來達成自己的財富。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