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接穿虛坪制的醜陋真象,原來,我們這麼貴啊!

房市背哥 wrote:
之前吵得很兇實坪制...(恕刪)


現在大城市根本買不起

用租的就好了

等以後老了 退休了

在去郊區買房就好...

現在交通那麼方便 根本沒必要 擠在市區....
聽起來是滿有道理的~
還是我比較特例....
我買東西或餐點是看最後總價而決定要不要買A
像你說的例子
一份大餐600元 不管有沒有服務費加在裡面就是600元
可以消費得起就買 認為600元太貴不值就不要買
因為最後都是要花600元
也許是心理因素吧!
對我來說 重點是最後得付多少錢 能便宜CP値又高才是王道
但我想這種機會真的不多 只有多研究多找找~~
我在菲律賓買的房屋也是實坪制,使用公共設施是需另外付費的,同時每個月都會收管理清潔費用,我覺得很合理。但是反觀臺灣,虛坪買賣,買了一堆公設,一樣要繳管理費?使用公設有些還要另外再收費?光是這邊就已經不合理了。
另外還有一堆人再那邊說,沒有公設(虛坪)就沒有樓梯等等笑話,依照建築技術規則,直上層樓地板面積超過240平方公尺就必須兩隻樓梯,同時樓梯寬度也規範在第94條到99條,建商找的建築師最好是可以「不用畫樓梯」,另外大多數的「公設」在建築圖裡面,更本不計入「容積」,換句話說原先本就是建商應該要花錢做的公用設施,卻變成我們幫他出錢?
樓主以服務費當例子
台灣目前的制度走的昰"台式服務費",強迫用餐者得收取固定%數的服務費用
美式服務費就沒有硬性規定,你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感覺給錢
套用在買房也是一樣的,實際坪數乘上單價就是房子本身(餐點)實際費用
至於公設部分就像是服務費,可依自身的公設需求挑選適當的社區建案
自然每個社區的公設費用(服務費)就會有所不同
而不是像現在一些新建案幾乎都是一口價統一收30%、35%、40%公設費
各項公設坪數並不透明,到底有無灌水住戶也不知道

房市背哥 wrote:
之前吵得很兇實坪制...(恕刪)


1000萬買50坪....一坪也才20萬,很便宜吧,哪裡貴了


權狀上實際坪數25坪...
其他都公設...

哈....臺灣奇蹟
虛坪制最大好處不是10%服務費,重點是"未知"的服務費
,可以隨想要的利潤自行調整。
很多人連捲尺都沒有,當然也不可能丈量。
就算丈量發現尺寸有錯或虛坪過大,也是往往在"交屋後"。

以上是虛坪制當初創造的重點精神,可以調整自己要的毛利率,
比起台灣一堆代工5%以下,不得不感嘆台灣創意無限,
應該要頒諾貝爾獎才是。
房價這麼高, 出國長見識比較好
人家賣房的傳單寫的很清楚
台灣只會看到一堆公設照片,
跟浮誇的坪數...


台灣要多落實實實在在的資訊
而不是嘴砲資訊,
加油, 台灣可以更好

逃生梯的照片也分享過了, 有再看到類似主題再貼吧
就不歪樓了...
據說那都是政府與業者討論出的套路,主旨在於保護業者最大的穫利
改下去又一堆跳出喔~
房市背哥 wrote:
之前吵得很兇實坪制...(恕刪)

房市背哥 wrote:
之前吵得很兇實坪制...(恕刪)


政客大多都有許多房產

建商大多政商關係良好

實坪制要定案?

不~可~能 !!!

不~可~能 !!!

不~可~能 !!!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