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 Sheng wrote:我不太懂你的意思 ...(恕刪) 中南部工作爛低薪嚴重我表弟20幾歲工作就買800多萬的房子我家人就說看也知道我舅有幫他付錢這邊作業員薪水以這個年紀破4萬就很厲害了大多輪班加班才3萬多而已一堆女的還不到3萬
Du Sheng wrote:其實我很好奇遍地千...(恕刪) 36歲買的,加老婆的薪資約9萬吧~買800多預計貸款700吧,還在蓋~每月還要給孝親費1萬~被逼到的時候你去看每個建案都會很想買,小弟每天回家停車到阿爸家大約要走10分鐘(還住在阿爸家)本來都習慣了,有次假日下大雨時停好車開始走回家,忽然下大雨,老婆小孩一起淋雨再加上三個人睡一張床也11年了,小朋友也大了~心理忽然感到是要家人陪自己受苦到何時~開始看屋大約2個月就買了,看的時候其實不特別設定價錢,800~1300都去看其實說真的貸款加孝親費已遠遠超過我們薪資一半,但是能不買嗎?(要租屋我情願繼續住家裡存錢)版主的條件這麼好,不可能負擔不起,只是不想負擔太重~有剛性需求時你會忽然覺得怎每間房子都這麼漂亮啊~都好想買喔~過來人的經驗有急迫性的買家是不是也都有非買不可的故事呢?應該不會只有我而已吧@@現在房市不明~沒急迫性的朋友確實可以再觀望
Du Sheng wrote:其實我很好奇遍地千...(恕刪) 這問題...根本不是問題因為新房一直都不是給首購族買的~怎麼說呢?試想如果你是建商,在一個已開發市區好不容易取得一塊土地,等到官商勾結完,台面下的利益分贓完,到真的房子蓋出來後,把前面那些有形無行成本算進去後,你會開什麼價?如果是我,至少會開舊房的兩倍~而且我有一定把握賣出去因為...在舊市區的新房蓋出來後,勢必會吸引一部分住舊屋的人,想換新屋~這數量不用多,如果新屋供給是舊屋的5%,那就只要這一區有5%的人想賣掉舊房換新房就夠了!一千萬的開價很扯,但如果區域中古行情只要500,那對換屋者來說,只是一樣背500萬而已..這樣算就輕鬆了吧~這也是為什麼,房價炒高,還是要買在已成熟市區的原因新興重劃區,除非有大量就業,否則真能成功的沒幾個。而從上脈絡所見,看出關鍵了嗎?關鍵其實是最底層最便宜的中古屋基礎房價等到基礎中古房價,也被炒到上千萬...那不用說,台灣人均所得只有66萬,沒房的自然永遠買不起這時後,有些人就會從四房開始往下買到三房,買三房的變2房,買兩房的往套房買...等到套房房價都要價四五百時...泡沫就準備破了但因為房子可以高額貸款,又有寬限期,炒房的等寬限期過後3年,才會無利可圖的認輸。房價高峰是2014年,三年後的現在,北部就是正經歷這樣的泡沫破滅期,最近越來越多的法拍屋出現了,高總價房和套房也是整個房產堆疊鏈中首先遭殃的中部投資熱潮晚台北1年,南部又要晚一年,所以南部高峰去年才出現,泡沫期要到2019才會出現
買得起總價多少的房子不是重點重點是每個月你可以繳多少錢!!現在有寬限期房貸年限有30年甚至有聽說40年的如果房貸四十年的話一千萬的房子每個月其實也繳得不多(差不多2.8萬左右)再加上現在的合約可以做些技術以致買房有些甚至不需要頭期款有些人根本不在乎總價只要每個月負擔的起就買了所以以前一般人大概能負擔的大約是400-600的房子現在因為上述因素你要買1000左右的房子也不至於太困難只能說政府也是房地產的推手...
全家收入至少要有12萬以上每月可動用餘額則要有一半 才有機會不構成太大壓力如沒有三到四成頭款 那麼這份收入要保証能維持20年不掉。以這水準 能買的房子大概在一千萬附近,最少付1成頭款,則每月支付約4萬(本息一起付)。不計裝潢及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