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降價讓利求成交,2017房地產市場是「殺價、取量、搶錢、活命」,業界現在是「市冷、價高、案少、人閒」

牛仔好茫 wrote:
去年底豪宅市場出現「大戶掃貨潮」,據傳是台商為躲避大陸肥咖條款返台置產,包括神秘買家打包「松江一號院」7戶,「華固天鑄」3天內賣了8戶等。
這些應該不是房"地"產吧?

少數豪宅個案不值得拿來說嘴啦!
你又怎知道他家不是人口多需要安排二奶~七奶什麼的
台商在對岸最懂得不過是圈地跟節稅那一套
既然在對岸炒房都不專業了怎能期待回台一夕間就成精了?

牛仔好茫 wrote:
去年底豪宅市場出現...(恕刪)


這極少數成交是節稅?或者是交換製造成交?還是真正買來自用?答案是什麼只有他們知道

「公司」買豪宅 富人節稅多



!!!!!!
1.現在建築成本一坪5~6萬????你敢蓋我還不敢住。一般三樓透天每坪都要7~8萬了,蓋15層只要5~6萬???
2.現在容積率有1500%的嗎?你說中南部鄉下大多公共建設未完成率在15%以上,容積率約在150%~420%,還有容積率1500%的嗎???
3.10年前中南部透天一戶300萬,請問是全新的還是舊屋?雖然不是不可能,但是把特案當通案看的應該不多。
4.如果建商成本只有3~6成,台灣的建商應該沒人會倒。如果有甚麼行業利潤在4~7成,台灣應該沒有電子業了,只剩下一個行業"建商"。

又是房仲論點,目的就是
大家別買我先買
屋主快降好成交
每天果然都會來壯膽
jct1213 wrote:


500坪的土地可...(恕刪)

很多人不懂裝懂,所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

台南10年前,我家後面一間400左右全新的,我家算是很好的點,海佃路一段,現在那時買3,400萬的都開1200萬在賣,
台商拿幾十億回台掃貨投資房地產,早就已經被彭老證實是假的
台商買豪宅不過是個案,炒地才是真的
所以彭老講的沒有錯,他只談房不談地
但存款餘額自奢侈稅實施起已經多了8兆多
這些錢是打哪來的?推敲一下不是很有趣?

拿買賣移轉棟數扣除所有權第一次登記棟數仍是不少
現況已經少有投資客出手,二手屋的買盤多數是自住者
不管未來是不是盤跌,現在就越來越多的人不想等了
建商無論打幾折還是打到骨折,有人埋單就是好價格


豪哥大 wrote:
台商買豪宅不過是個...(恕刪)


是阿,是有人不等了,之前有個與我聊淡水的人已經出手買了,現在在等交屋
我一直鼓勵大家買房子,只是時間點需自己選擇
jct1213 wrote:
500坪的土地可以蓋到7500坪,
容積率是1500%......
以第五種商業用地,也才840%而已....

嗯 要蓋到超過 應該還有另外取得相關的容積移轉 或相關獎勵
不然台灣超過15樓的大樓都不合法了~~

大大可以幫忙評估台南24層樓的成大城 容積率是多少嗎
分析為什麼很多大樓為何可以蓋超過原本設限的容積率

他的額外成本是哪些 可能有小弟忽略計算的地方

小黃*** wrote:
1.現在建築成本一坪5~6萬????你敢蓋我還不敢住。一般三樓透天每坪都要7~8萬了,蓋15層只要5~6萬???幫不了你
2.現在容積率有1500%的嗎?你說中南部鄉下大多公共建設未完成率在15%以上,容積率約在150%~420%,還有容積率1500%的嗎???幫不了你
3.10年前中南部透天一戶300萬,請問是全新的還是舊屋?雖然不是不可能,但是把特案當通案看的應該不多。幫不了你
4.如果建商成本只有3~6成,台灣的建商應該沒人會倒。如果有甚麼行業利潤在4~7成,台灣應該沒有電子業了,只剩下一個行業"建商"。


嗯 我舉得例是15層樓以上高樓 對方可能是靠容積移轉 或有小弟沒算到的成本

那另一個討論串 台南成大城 24層樓 每坪廣告價12.8萬 第一波紅單11~12萬
扣掉土地的成本 這樣還有賺 那大大你估算它的建築成本是多少
可以扣掉土地的成本 賣11萬也能賺


容積率1500%是前面的1213大算的 小弟原本只是要舉15層以上高樓為例
可能建商有額外取得容積獎勵的成本(或是擁有較大的土地)
可以把小弟忽略的成本算入 聽說有專門買道路用地去換容積率的方法

或兩位大大可以開啟專門講解容積率的專門討論串 換算成本給大家看看囉
什麼是容積移轉
101有違法嗎?

p.s現在台南市的新營柳營區(原台南縣政中心) 有新成屋透天 地坪35~40坪 建坪75坪左右的才開價500~600多萬(現在還在賣)
公園巴洛克7 寬庭大墅 公園富邑等等(可以搜尋在售屋網站看到其開價)

所以在10年以前 是有可能找到300萬的新透天的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