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大家覺得這個有錢長輩說的話對嗎?

等他兒子敗家一次賣光光哈
pyang3 wrote:
某伯伯,台北市隱形...(恕刪)

pyang3 wrote:
某伯伯,台北市隱形...(恕刪)


你離開了台北市,去三芝,萬里,金山

就會發現房價狂跌
這麼說好了 1000萬的市價他要開5000萬賣 別人也不能怎麼樣
但重點是 市場是供需反應價格 建商要生存 餘屋供給太多 高於成本加利潤就會降 行情就會往下 當行情剩一千萬 他要賣五千萬那也是他的自由 只是 永遠賣不出去 最後 建商降價案賣光 投資客抱著空屋繳貸款暗夜裡吹口哨


如果市場只有三個有錢人在賣房 他的理論就成立 但如果市場上有幾十萬不同的人在賣房 理論就不成立 


PS.有錢人的智商也沒高到哪去 運氣命好罷了


pyang3 wrote:
某伯伯,台北市隱形...(恕刪)


俗諺 : 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版主開的這篇引出的發言,更看出這諺語的體現.
固然有一命二運三風水之說,但能成有錢人,必有其致富之道,或長於開創經營,或勤於守成.
忌羨之人,不求富者成富之道,只怨天恨地,口出惡言,徒增自己口業,終其生難見有富,在加身教示範,子女效仿,幾可說數代難有翻身之機.
這伯伯只說對了一半,有錢人不賣你是不能拿他怎麼樣,
可是問題是每個持有人都不一定是「有錢人」,
而這就像是股市一樣,有人有錢買現股,有人玩融資,
當缺錢或要斷頭時請問玩融資的要不要忍痛賣出,
而這會不會反映在股票價格,沒錯,買現股的不賣可以等上漲回來,
可是也要等得到呀,
世上金融講白了就是只有兩種,一是化作商品資產,一是化為現金價格,
伯伯不缺錢當然可以這樣說,然而對那些被套的投資客卻是痛苦萬分,
賣了是現賠,不賣又看著跌,想少賠又賣不掉,擺著也等於沒有錢,
這就是真相,那有錢的伯伯只是爽爽的過日子,根本不能代表一般人的心聲。
pyang3 wrote:
應該繳超多的不過每年...(恕刪)


誠心請教,因沒入籍新加坡的朋友

入籍新加坡,所以現在的土地是利用免稅島嶼設立境外公司,再投資台灣持有土地嗎?

從私人土地轉為外資持有透過買賣需繳不少稅喔

內政部地政司
https://www.land.moi.gov.tw/chhtml/content.asp?cid=1028#1



但我相信有錢人一定有辦法處理土地/房產的,聯電曹興誠很早就入籍新加坡了,所以只是好奇途徑而已

會好奇的原因,其實是多年前,很多人利用捐地/納骨塔抵稅,結果幾年後

http://blog.roodo.com/upupph/archives/7288271.html
200人捐地逃稅案 檢追回6億

前陣子新聞寫,政府開始注意假外資,所以蠻好奇風險控管
pyang3 wrote:
應該繳超多的不過每年...(恕刪)


誠心請教,因沒入籍新加坡的朋友

入籍新加坡,所以現在的土地是利用免稅島嶼設立境外公司,再投資台灣持有土地嗎?

從私人土地轉為外資持有透過買賣需繳不少稅喔

內政部地政司
https://www.land.moi.gov.tw/chhtml/content.asp?cid=1028#1



但我相信有錢人一定有辦法處理土地/房產的,聯電曹興誠很早就入籍新加坡了,所以只是好奇途徑而已

會好奇的原因,其實是多年前,很多人利用捐地/納骨塔抵稅,結果幾年後

http://blog.roodo.com/upupph/archives/7288271.html
200人捐地逃稅案 檢追回6億

前陣子新聞寫,政府開始注意假外資,所以蠻好奇風險控管
kennychu123 wrote:
伯伯不缺錢當然可以這樣說,然而對那些被套的投資客卻是痛苦萬分,
賣了是現賠,不賣又看著跌,想少賠又賣不掉,擺著也等於沒有錢,
這就是真相,那有錢的伯伯只是爽爽的過日子,根本不能代表一般人的心聲。...(恕刪)


這其實很有理的

所以如果把所有人分成四個等級a、b、c、d

最有錢a和最窮的人d在這種事上差不多都不會受到影響

因為最有錢的不缺錢不賣

最窮的本來就沒有錢,看的到也吃不到


最多就是b、c級數這兩個級數的人

而且是介於b、c級數之間的那一群互相換一換而已

不過呢,這社會永遠不都是這樣?






哈,有這種實力的長輩後面的現金部位也是很嚇人的,那個稅金對他而言可能只是零頭,沒差啦


有錢人的世界是個很奇怪的地方,要用異類的思考模式才會懂,凡人很難理解的啦
pyang3 wrote:
某伯伯,台北市隱形...(恕刪)


1.以上有些人的回復說"他(有錢人)不賣,別人(缺錢的人)會賣阿,房價一樣跌",其實是不瞭解這位有錢長輩的意思,而且犯了用股票量價觀念來看房地產的謬誤。

2.首先各位要瞭解,房地產是每間都不相同的,大家都想買的蘋果屋多在有錢人手上,芭樂屋多在一般人手上,而且蘋果屋賣一間少一間。

3.這位有錢長輩的意思是"就算房價打折再打折好了,誰說我一定要賣我手上的蘋果屋?沒有我們蘋果屋的供給,那種跌價沒有實質意義(你買不到買不到買不到...),各位眼巴巴的希望跌價的房子幾乎找不到要賣的,只有去買重劃區、青埔、淡海...那種很芭樂的房子(才願意在芭樂價的時代釋出)。"

4.這樣子講你們有沒有懂?其實,現在市場上掛牌出售的房子都很芭樂,根本很少有蘋果,即使有也只需要稍微讓價即可出售,大家應該都發現了吧?擁有蘋果物件的有錢人才不會用芭樂價出售,人家高興收起來養蚊子、付稅金都沒關係。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