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史上最大「交屋潮」來臨"與"北台25萬戶套牢"

偷偷跟你說一下...以已售出戶用40%來算
基本建商就已經回本了
剩下的都是賺的
建商會不會降?

曾經有個在空中飛翔的機會而我選擇降落 直到想再次拍動翅膀的時候卻已無力飛起 曾經的天空,現在只能仰望
"內政部頒布的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有規定違約賠償金額上限是「房屋加土地總價款的15%」(如果這15%的違約賠償金超過了民眾已經繳交的款項,還要以「已繳交的款項」為上限,不可強求解約的民眾補足這15%房地總價款的賠償)"

如目前房價趨勢不變,明後年理應跌幅大於 15%

依"理性"分析.目前已購"預售屋"

1.投資客,違約 違約損失 15% ,停損.

2.自住客,人性考量,依然會順利交屋.

但假使交屋時"跌幅遠大於"(因人而異)當時購買價,則"違約 違約損失 15%"另找更好物件將是明智之舉.

3.建商餘屋太多+融資成本上升+成交萎迷 ==>> 亦會是帶頭下殺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這也是進行式.早在 2015年4Q就開始了.

當時2015/11~12月 就接到兩三通,2015年1Q 前去看新成屋,建商電話表示願意降價 15~20%,也在當時發文提醒網友風險存在


下列這則大事件,懂得人早就該有所警覺了.

當然....當時發文一樣是沒人認同啦....


2015-04-08 李嘉誠8折甩賣香港樓盤 9小時套現43億元
http://finance.takungpao.com.hk/hkstock/gsyw/2015-04/2966864.html


"獨立思考"是網路"資料"泛濫下,多數人所欠缺的"必要"能力.
龍隱牙 wrote:
偷偷跟你說一下...以已售出戶用40%來算
基本建商就已經回本了
剩下的都是賺的
建商會不會降?


如果已經回本,不需降價,
何必送車位送裝潢送家電?


感謝龍大提供業內消息,
挖....原來建商賣40%就回本了
龍隱牙 wrote:
偷偷跟你說一下...以已售出戶用40%來算
基本建商就已經回本了
剩下的都是賺的
建商會不會降?

既然已經回本,看來之後房價是必降了
因為沒必要死撐在那了嘛,反正都是賺,不如早點降價賣一賣

難怪大家都說建商背叛投客

恬適生活 wrote:
嗯...重要數據畫...(恕刪)

等等幾個板上常見的多多就要來囉!

然後說法不外乎:
1.隨便舉幾例(而且還沒確切證據)說明還在漲
2.手上資金準備好了
3.再怎麼跌空空也買不起
4.房貸繳完了不怕不怕

E.TTsai wrote:
如果已經回本,不需...(恕刪)


預售屋賣40%,也只是紅單。

紅單還能以低於15%的錢去賠。

假設一半的紅單投客認賠,也就只是最後交屋的就20%。

認賠的算賠10%的房價好了,2成的話也就是總價的2%而已。

繼續賭付全額也就是總價的20%。

建商就2%+20%=22%。離成本的40%還有距離。

多殺多的好戲,明後年就會上映,大家等著看吧。


龍隱牙 wrote:
偷偷跟你說一下.....(恕刪)


"偷偷跟你說一下...以已售出戶用40%來算
基本建商就已經回本了
剩下的都是賺的
建商會不會降?"

就公司經營,當預期趨勢往上,則會抬價惜售,獲取更大利潤

反之,必會降價促銷,或是賠售,獲取最大現金.


"回本"兩字不會出現在公司經營者的字典裡!!

除了"成本""利潤","資金流"才是永續經營的核心.

"餘屋"就如"庫存",就是"負債"如此簡單.
賣了40%,剩下的60%早就抵押去趕下一攤,甚至再加碼。
這60%沒賣掉,後面那些就毀了....
恬適生活 wrote:
"史上最大「交屋潮」來臨"與"北台25萬戶套牢"

現在都會區邊邊上早就一堆重劃區跟新市鎮沒人想住了
這兩年的交屋潮絕大部分也砸向外圍蛋殼的這些區域
所以這算超級好事,反正小咖的投資客死不足惜

不過我看光這樣也不過是只做一半而已
透過住宅政策讓都會區裏蛋黃區用都更and老屋改建來個裏外夾攻
這顆蛋要內外一起煎才會快熟嘛
不然房價要怎楊"全面"又"快速"落底?
房價落底就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現在世界飛的房市蝗蟲才好回來愛台灣啊!
不然現在這種慢慢盤慢慢跌是要等到什麼時後?
看來新建案多的地方
現在還填不滿的
壓力應該不小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